农村居民2018按最低标准交养老保险,60岁后每月能领多少钱?
养老保险是国家用来保障公民最基本退休生活和医疗健康的一项社会福利,2009年9月,新农保制度依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广大农村居民也开始享受养老保险了,这在过去是想都想不到的好事。
农村养老保险不强制执行,可以交也可以不交,可以多交也可以少交,村民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最量力而行。
满60周岁还没有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交费就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前提是他们的子女如果符合参保条件应当参保。
距离60周岁不足15年的,可以按年补交,累计补交不超过15年;距离60周岁超过15年的,应该按年交费,累计交费不少于15年。
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分为13个档,分别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7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3500元、4000元,参保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
当然,选择不同档次每年享受到的补贴是不一样的:100元补贴45元;200元补贴50;300元补贴55元;400元补贴60元;500元补贴70元;700元补贴75元;1000元、1500元、2000元补贴85元;2500元、3000元、3500元和4000元的补贴90元。
由此来看居民选择最低标准是每年交100元,按照最少要交够15年算,60岁个人账户储存额=本金+补贴+利息=(100+45)*15+145*1.5%*15=2501.25元。
农村养老保险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是每人每月55元,一年660元,由政府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标准是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规定适时调整的,而且各省、市标准也不一样,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的提升基础养老金可能会适时增加。
个人帐户用个人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假定基础养老金保持每月55元变,他到60周岁大概每个月可以领取55+2501.25/139=72.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