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KDJ和布林线,哪个炒股指标最为重要?
很多人对于技术指标的认知,是存在误区和偏差的。
如果从行情复盘来看,指标都是对的。
但从盘内看指标,却很难预判未来走势。
K线是走出来的,同样指标也是。
既然行情存在不确定性,那么指标同样也会存在不确定性。
MACD,KDJ,布林线,都是比较实用的指标,都具有比较好的参考意义,但实用性并不高。
其中KDJ,按照原始技术指标,准确度最低,因为灵敏度太高。
如果要用KDJ,需要自己调整参数。
MACD指标,参考意义相对比较大。
只是很多股民对于MACD,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所以运用起来偏差较大。
至于布林线,对于波段操作有比较大的参考意义。
但是股民同样对于布林线的运用和趋势判断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实用效果也很差。
技术指标本就相对滞后半拍,再加上一知半解,所以很多指标使用,就理所当然的成了马后炮。
接下来针对MACD和布林线做一下具体的讲解。
MACDMACD的技术指标,其实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DIF,DEA,两条线。
可以简单粗暴的认为,线金叉买入,线死叉卖出,线交叉观望。
但其实线在0以上和在0以下,是完全不一样的。
0下的线是弱势标志,0上的线是强势标志,强势弱势是相对的。
长期处于0线上方的双线,第一次沉入0线下方,并且在下方金叉,是反弹的买入良机。
就好像一个人突然跳水,下沉后会有一个表面的浮起,准确率非常高。
长期处于0线下方的双线,第一次探出水面到0线上方,并在上方死叉,会面临一波调整。
两种情况的原理其实是相对类似的,准确率也非常高。
其次,是MACD指标的柱状,就是M值。
有很多时候,会出现骗线,比如底部金叉,但红柱状没有,顶部死叉但是绿柱状没有,或者柱状很小就收回。
很多人容易因为这种情况被骗买入或者卖出。
M值,可以理解为能量值,M值有效放大,才是有效的。
顶部股价创新高,柱状不放大,卖出信号,底部股价创新低,柱状不放大,等待买入良机。
关于MACD的钝化。
要接受这个指标的缺陷,在股价横盘或者小幅波动的时候,可能反应较慢,面临小部分的损失。
但切记尽量不要为了增加指标灵敏度,去参考60分钟指标,同样容易被骗。
布林线原则上,布林带下轨道是支撑线,上轨道是压力位,中轨道是中枢性。
上涨开口,买入,下跌开口,卖出。
中轨向上持股,向下持币。
但是布林线一样很迟钝。
而且经常会出现沿着贴着上轨涨,贴着下轨跌的情况,所以参考中枢线的趋势是第一位。
整个中轨指标和20日均线相类似。
轨道在没有开口的情况下,参考意义并不大,但布林带的口出现变窄,预示着变盘,要谨慎。
布林带主要用于抓个股的主升浪。
主升浪特征:股价上涨,突破上轨,布林线轨道开口,中轨向上,股价沿着上轨不断上涨,甚至时不时的超上轨。
其他布林线的用法,暂时不分享,比较难懂,而且容易判断错误,造成损失。
技术指标本身,是价格、情绪、资金,三者共振反应出的指标,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但是技术指标本身,存在迟钝、滞后、钝化等问题,再加上很多运用者一知半解,盘内又受到市场情绪波动影响,从而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
指标尽量盘后看,因为收盘价不一样,指标参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绝大多数小散,以趋势投资为主,可以参考一些指标,做一些高抛低吸。
不要盲目的相信指标,尤其是在一知半解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