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鹩哥为什么不会说话

2023-05-08
140 阅读

鹩哥不说话分为三种情况。如果是突然之间不说话了,那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外部的刺激。多陪一陪它,为它营造一个舒服安静的环境,让它忘掉刺激,就会重新说话。

它突然不说话,还有可能是因为感冒了,嗓子哑了。此时,可以给它喂一些土霉素或者感冒冲剂治病。

如果是年龄比较小的雏鸟,可能是因为还没有学说话,所以不会说话。


从小没有得到适当的训练。一般3个月可以说话,训练鹩哥说话的时候一句话要一星期才能学会,训练的最佳时间是在鹩哥换羽毛之后的半年左右,这时候的鹩哥记忆力很好。特别是在鹩哥没有吃东西的时候训练最好。

训练鹩哥说话也有个技巧,就是抓住鹩哥说话的敏感期,所谓的敏感区,就是在鹩哥长好凤头之后,也就是在鹩哥四个月到六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鹩哥学习说话比较快;

如果错过了这个训练的好时机,那么鹩哥学说话的时间就会很长,就算每天让鹩哥听录音也还是会减慢速度。


鹩哥要经过训练才会说话。

一、训练方法:

1.时间:调教鹩哥要选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具体来说就是日出之后和日落之前,因为那个时段的鸟儿最兴奋;再者这时鸟尚未饱食,教学效果效好。

2.环境:要安静,不能有嘈杂声和谈话声,否则易分散鸟的注意力,也会学到不应该学的声音。因此最好选择在安静的室内进行教学。

3.内容:开始时要选择简单的短句,如“你好”、“欢迎——欢迎”等,教时发音口齿要清晰,不能含糊,且发音要缓慢些,不能太急。每日要反复对鸟教同一语句,不应该有变换,如用录音机播放效果会更好些,也比较省力。一般一句话教一周左右即能学说,能学说后再巩固几天,再教第二句。

二、注意事项

1.鹩哥学说人语不用捻舌。捻舌与否对鹩哥学说语并没有科学依据和显著作用,因为捻舌与否的鹩哥的几率是一样的。因为多数鸟的发音器官是位于气管下端、支气管分支处的“鸣管”,靠附着肌肉的收缩而发音的,而人的声带是在气管上端。

2.调教鹩哥学唱和说话应从幼鸟开始。其生性胆怯怕惊,不宜外出遛鸟,可在家中笼养喜鹊等鸣禽,或播放鸣禽鸣唱录音及其它欲教会其鸣唱的声响录音。经过训化,鹩哥不但对人的畏惧心理可以得到改善,还能学会许多种鸟和动物的叫声。

3.鹩哥接受能力颇强,千万别在它面前说一些无聊或骂人的话,免得被其学会有辱养鸟之文明初衷。

4.从换羽开始后是学话的黄金阶段(也就是最好从三四个月大的时候开始训练)。大概1星期就可学会一句话。进入冬季结束。当年幼鸟的学话能力基本定性。

5.调教的时间也不用太长,每次个把钟头就行了,半个小时也行,反正是“轻数量、重质量”,时间太长反而会让鹩哥产生“厌学”情绪。虽然鹩哥天生爱模仿,但做久了也很辛苦,主人要给予物质奖励,在鸟儿学得比较好的时候给它虫子吃。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