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的鹦鹉鱼褪色了,尾巴上有白点怎么办

2023-05-15
160 阅读

白点病

1.

鹦鹉鱼尾巴上有白点应该是白点病。可使用升高水温30-32度连续5-7天就能根治此病。

2.

4.按每立方米水体用0.05—0.1克硝酸亚汞比例进行全池泼洒或者当水温在15℃以下,可在50千克水中放入0.01克硝酸亚汞,将病鱼浴洗0.5一l小时左右。


白点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热带鱼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白点病是鹦鹉鱼的常见疾病。  一、鹦鹉鱼白点病的治疗  1、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  2、保持恒定水温:应该保持恒定的水温,减少水中的污染,防止小瓜虫的产生。  3、初期水温提高:当发现鹦鹉患上白点病,初期可以将水温提高,破环小瓜虫繁殖生长的环境,让小瓜虫自己灭亡。  4、甲基蓝结晶粉:水中释放少量的甲基蓝结晶粉,是整个水质变色即可,可以很好的消灭小瓜虫病原。  5、移除缸中水草: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  6、加强饲养管理: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  二、血鹦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1、细菌性疾病:大致以鳃的溃烂与体表的损伤最常见。症状是鱼只的活动力降低、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等,这时的鳃其实已经严重告急,但是外表却还是看不太出来,惟独将鳃盖掀开检查,方能看到溃烂的组织。  2、防治的方法:在治疗和预防可用抗生素(Antibiotics)治疗,一般治疗烂鳃的药水可做简单的预防与防治。  3、真菌性疾病:这类疾病主要以霉菌为主。一般鱼只被真菌覆着,大都是生长在体表,此时鱼只会有磨底砂或缸壁的动作。  4、防治的方法:一般以治疗水霉菌的药水就能简单的预防与治疗了,不过只要给予良好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反而能减少真菌的问题。  5、寄生虫性疾病:在水质极差的水族缸中会有寄生虫疾病发生,主要以白点虫、鞭毛虫为主。  6、防治的方法:一旦身上寄生虫过多,血鹦鹉会逐渐变瘦、体色褪色,不过一般寄生虫疾病比较好治疗,只要来个药水浴,辅以市售的治白点虫病药水,白点虫自然就药到病除了喔!  血鹦鹉鱼的养护:  1.水质清洁很重要  要想饲养好血鹦鹉,一定要维持优良的水质,以避免水中细菌滋生而影响鱼的健康。因此要经常清理鱼缸中的粪便,一般可每隔3天~4天清理一次,还要适时为鱼换水,不让水处于浑浊的状态。  2.饲养数量不宜多  血鹦鹉性格比较活跃,喜欢玩耍,需要一个比较宽松的生存空间。因此,鱼缸中所养的数量不宜过多。以80厘米的缸为例,要是大些的鱼可以养10对左右;如是小些的鱼可以适当再多养几对。  3.水温控制在26℃~27℃  血鹦鹉是一种对温度相当“敏感”的鱼种,重点并不是在于鱼体对温度的适应性相当差,而是因为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  因此,要想让血鹦鹉呈现艳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水温一定要控制在26℃~27℃。如果长期让血鹦鹉生活在低水温的环境中,不仅会影响它的体色还容易导致它生病甚至死亡。  4.饲料要选专用的  要想使血鹦鹉保持鲜亮的体色,喂食也很重要。现在一般卖观赏鱼的市场上都有出售血鹦鹉专用饲料的,这些专用饲料中加入了增红的成分,只要直接喂食就可使血鹦鹉的体色维持在艳红色的状态下。  给血鹦鹉喂食一些虾子,也能使它体色保持红润。这是因为虾子体内的“虾红素”可促进血鹦鹉体色鲜艳。  5.铺设景观没必要  现在,许多人都喜欢为鱼缸布景,但对于饲养血鹦鹉来说是没有多大必要的。这主要是同此种鱼的习性有关。它性情活跃,喜欢钻底,而且它的冲撞力也相对大一些,布好的景观很容易被它破坏掉,不利于观赏。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