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灯鱼如何繁殖
玫瑰灯鱼繁殖,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单独准备一个鱼缸,将水温调节到21-22度之间。然后,还得准备其他一些必要的设备,比如产卵线团等。
再者还需要繁殖织毛虫,因为刚孵化出来的小鱼只能以它们为食物。
灯鱼在养殖几个月之后,就会进入性成熟的阶段,就可以进行繁殖了。它们自己繁殖的情况有时候也会出现,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太多。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可以给它们进行人工繁殖。不过,它们的繁殖难度是比较大的,需要控制的因素比较多,产卵、孵化以及小鱼养殖都是比较重要的步骤。只有仔细操作,才有可能繁殖出健康的小鱼。
一、灯鱼怎么繁殖
1、准备工作:灯鱼繁殖,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单独准备一个鱼缸,将水温调节到21-22度之间。然后,还得准备其他一些必要的设备,比如产卵线团等。再者还需要繁殖织毛虫,因为刚孵化出来的小鱼只能以它们为食物。
2、选择亲鱼: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可以选择身体健康、年龄以及体型合适、外观好看的灯鱼作为亲鱼,然后将它们放在单独的鱼缸之中。
3、进行产卵:之后亲鱼会进行授精的过程,此后雌鱼会产卵。可以通过观察雌鱼腹部的大小来判断它们是否完成产卵的过程了。鱼卵是比较小的,仔细观察才可以看到。产卵结束之后,需要将亲鱼捞出来。
4、进行孵化:鱼卵一般是依附在产卵线团上的。在雌鱼产卵之后,需要将鱼卵抖下来,将线团取出。之后就是孵化的过程了,孵化大概需要一天半左右。在4-5天之后,小鱼才可以自由游动。
5、幼鱼的养殖:水质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两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掉四分之一左右。然后就是喂食,小鱼只能吃织毛虫,可以每天给它们喂食一次。大概一周之后,就可以给它们喂一些小虾米等食物了。
二、灯鱼会自己繁殖吗
在养殖灯鱼的过程中,繁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灯鱼养殖不到一年基本上就具有繁殖能力了,可以进行繁殖。它们自己繁殖的情况也是有的,不过不多,在养殖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人工繁殖,这样可以合理控制周围的环境,繁殖的过程比较容易成功。不过,繁殖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需要控制的因素比较多。繁殖的过程中,产卵、孵化以及幼鱼的养殖都是需要注意的,不谨慎的话可能导致繁殖过程失败。
人工繁殖灯鱼虽然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想要自己繁殖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只要提供适当的环境和细心的照顾,一样可以繁殖出健康的灯鱼。
第一步、置水:灯鱼产于亚马逊河盆地,是在水质较软的酸性水域里进行繁殖的。你可以收集雨水或者像我一样用纯净水。将泥炭苔藓、泥炭土(peat moss)浸泡在缸内数周后,将过滤器放入水里启动细菌群的繁殖。
第二步、设缸:将老水导入缸内,讲温度调至21-22℃。将产卵线团(用一般的针织纺线可以做)放入缸底,再把旧海绵过滤器也放进去,开启气泵。不需要照明,把要繁殖的灯鱼放进去。
第三步、培养织毛虫:新生的灯鱼幼仔刚开始几天只能吃微小的生物。
第四步、调养待产雌雄鱼:要让灯鱼繁殖,必须先将它们喂好。必须用活食。可以喂白线虫,也可以是虾幼虫,让鱼吃一只吃到看起来体色漂亮圆润。每周换缸25%-50%的水。
第五步、观察产卵迹象:雄鱼届时会围绕雌鱼做西变形的轨迹运动将雌鱼“圈”住。用瞬急瞬缓的方式游动病伴短时间的停顿。雌鱼很容易辨别,看看它们是不是大大的肚子就成了。
第六步、看卵是否已产:雌鱼肚皮变扁是辨别是否产卵的最为简单而直接的方法。刚产的乱很小,细心近处可以看到卵落在缸底或者是在产卵线团里。觉得这一天的产卵已经结束了之后将雌雄2条鱼捞出来。
第七步、去掉产卵线团盖上鱼缸:轻轻的抖动线团,这时候鱼卵会落在缸底,取出线团。盖上缸盖,隔离光线。确认织毛虫已经生长。
第八步、鱼卵的孵化:鱼卵会在36左右孵化,到时候可以看见微小的灯鱼幼鱼在水里摆动。大概余姚4-5天的时间幼鱼才会自由游动,这时候才能喂养。
第九步、幼鱼生长期间的喂养:当幼鱼可以自由游动的时候,每天倒入半杯富含织毛虫的水2次。再过一两天可以为醋虫或者微虫等一些小一点的活物。大越过一周之后,可以用新出壳的小虾米喂养。确保幼鱼有足够的吃的,但不要让水质败坏。
第十步、保持水质:当灯鱼幼鱼2周大之后,可以每两天换4分之一的水。幼鱼对水质非常敏感,因此水质必须洁净新鲜。再过几周,小鱼就会长出蓝色的线条,这时候可以增减换水的量,减少换水频率。
注意:清洁,处理得当的水质是关键。活食非常关键,必须提前准备。
第一,养水。在偏弱酸性的软水放置数周之后,将过滤器安置在水中开始培养硝化系统。
第二,设缸。将培养好的老水的一部分导入繁殖缸中,温度调节至21~22℃。将棕榈树树叶根部的叶脉做成的棕丝鱼巢放入缸底,再放入过滤器,同时开启气泵。最后,无需照明,将挑选好的繁殖用亲鱼放入缸中。
第三,当亲鱼产卵之后,将其捞出。这时,将繁殖缸中的水与大缸中的老水进行水体交换,这样孵化才可以正常进行。
第四,鱼卵在大约一天的时间后就会出膜,这时的小鱼是完全透明的,看不到眼睛,直到第二天眼睛才会发育出来,第三天才会开始游动。此时,在保持水质稳定的同时,也要保持水质中的溶氧量充足。直到幼鱼开始平游,孵化阶段就算是成功了。
第五,进入喂食阶段。由于灯鱼繁殖后的幼鱼开口较小,平常用的丰年虾使用不了。这是需要使用草履虫或者轮虫,也就是洄水。1~3个星期之后,就可以正常投喂灯鱼饲料,如红虫、线虫、丰年虾之类的了。
第六,在灯鱼幼鱼两周大之后,可以每两天换四分之一的水。幼鱼对水质非常敏感,所以这时候的水质必须保持新鲜洁净。
繁殖方式
卵生
玫瑰旗鱼活泼敏捷,喜群游(推荐6条以上),但空间拥挤时会相互嘶咬鳍膜。混养需要注意的是,会追咬小鱼,不要与长鱼鳍的品种以及红绿灯、红光管灯等小型灯鱼混养。
玫瑰旗鱼体色略显粉红色,雌、雄鱼差别明显,雄鱼之背鳍及臀鳍呈镰刀状,尤以背鳍为甚,鳍端呈黑色;雌鱼则短而圆。7月龄性成熟。在繁殖期,雄鱼体色呈玫瑰红色,雌鱼腹部圆大饱满。小缸加莫丝产卵架作繁殖缸,控制硬度为每升水含碳酸钙50~70mg,硬水会使鱼卵在数小时内烂掉。遮光,放入两条雄鱼,次日放入两条雌鱼,雌雄鱼互相紧靠鱼体授精产卵。2~3小时分20次左右产卵200~500粒,然后捞出亲鱼。受精卵30小时孵化,遮光保持黑暗,3天后幼鱼游动在黑暗中觅食,需保持灰水虫体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