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烂尾原因与治疗(孔雀鱼烂尾原因与治疗升温)
孔雀鱼烂尾原因与治疗
专家 外伤:孔雀鱼烂尾巴有可能是受到外伤后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的,饲养者需要立即给它们换水,还要使用粗盐清洗它们的尾巴。
细菌感染:也有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饲养者需要先提升水温到26℃,再使用高锰酸钾或痢特灵药浴治疗。
针尾病:还有可能是因为患上了针尾病,饲养者需要先将生病的孔雀鱼隔离,再使用土霉素给它们药浴。
孔雀鱼常见疾病 1、白点病:孔雀鱼是热带鱼,喜欢在温度偏高的环境中生长。
如果水温较低,它们的抵抗力就会下降,也很容易出现生病的情况。
2、烂尾病:孔雀鱼最具观赏性的就是它们的尾巴,但由于尾巴比较脆弱,很容易就会出现受伤和感染的情况,所以孔雀鱼经常患上烂尾病。
3、针尾病:针尾病经常在幼年时期的孔雀鱼身上,主要是水质太差或密度太高等,严重时尾巴还会出现腐烂的情况。
孔雀鱼烂尾原因与治疗如下:1、原因:鱼缸里面的水质比较差,长时间的没有给换水,鱼缸里面的过滤系统也不清洗。
水中有大量的腐殖质,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孔雀鱼会有烂尾烂鳍的现象。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立即大量的更换水体,换水要选晾晒过的水,避免水中的氯气伤害孔雀鱼鱼尾、鱼鳍。
另外,新水的温度要与老水尽量保持一致。
水质好了,孔雀鱼烂尾烂鳍的现象也就好了。
2、原因:孔雀鱼鱼尾、鱼鳍部位有外伤,水里的细菌会感染伤口部位,容易出现烂尾和烂鳍。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100千克的水里放入5-8片土霉素,或者是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来浸泡孔雀鱼。
3、原因:单一的投喂食物,经常性的不给孔雀鱼喂食,因为营养不足影响了发育,出现了烂尾烂鳍。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常性的投喂活食帮助孔雀鱼发育、补充营养,比如丰年虾、红虫等活食。
生活习性孔雀鱼适应性很强,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pH7.2—7.4,食性广,性情温和,活泼好动,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
孔雀鱼易养,但要获得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鱼则从鱼苗期就需要宽大的水体,较多的水草,鲜活的饵料,适宜的水质等环境。
孔雀鱼4~5月龄性腺发育成熟,但是繁殖能力很强,在水温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
每月能繁殖1次,每次产鱼苗数视鱼体大小而异,少则5尾,多则一百余尾,有的鱼会产出200尾以上的幼鱼。
当雌鱼腹部膨大鼓出,近肛门处出现一块明显的黑色胎斑时,是临产的征兆。
孔雀鱼烂鳍烂尾最有效的办法
孔雀鱼烂鳍烂尾最有效的办法如下:一、提高水质1、原因:鱼缸里面的水质比较差。
长时间的没有给换水,鱼缸里面的过滤系统也不清洗。
2、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立即大量的更换水体,换水要选晾晒过的水,避免水中的氯气伤害孔雀鱼鱼尾、鱼鳍。
二、药物治疗1、原因:孔雀鱼鱼尾、鱼鳍部位有外伤,水里的细菌会感染伤口部位,容易出现烂尾和烂鳍。
2、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100千克的水里放入5-8片土霉素,或者是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来浸泡孔雀鱼。
三、补充营养1、原因:单一的投喂食物,经常性的不给孔雀鱼喂食,因为营养不足影响了发育,出现了烂尾烂鳍。
2、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常性的投喂活食帮助孔雀鱼发育、补充营养,比如丰年虾、红虫等活食。
四、更换大容量的鱼缸1、原因:鱼缸的空间小,喂养的鱼又比较多,氧气比较少,孔雀鱼会有烂尾烂鳍的症状。
2、最有效治疗方法:及时的更换空间大的鱼缸,保证氧气充足,过一段时间烂尾烂鳍的症状就好了。
孔雀鱼烂身烂尾什么原因
孔雀鱼烂身烂尾的原因有外伤、水质太差等。
1、外伤孔雀鱼烂身烂尾有可能是受到外伤后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的,比如在交配的时候它们会出现争斗,或者是被鱼缸内的装饰物或水草划伤等。
鱼尾出现了伤口,没有及时治疗,就会被细菌入侵,导致烂尾的情况出现。
2、水质太差孔雀鱼烂身烂尾还有可能是水质太差造成的,它们对环境的要求不高,但是水质过差,会造成它们出现烂身烂尾的情况。
烂身烂尾的前期尾巴不会溃烂,只会出现红肿和充血的情况。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会出现发炎、断裂的情况。
孔雀鱼的习性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寿命较短。
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在没有调温和充气设备的水族箱中生活良好。
能耐16℃低温和耐受较脏的水质,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
吃浮游动物,小昆虫和碎屑。
主要吃昆虫,包括蠓科昆虫、摇蚊、家蚊、双翅目、同翅目和半翅目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