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失枝要不要剪掉?
养护盆景时,所谓“失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盆景失去枝条。
失去枝枝条或枝片。
对盆景造型来说,失去某一部位的枝条,就会降低盆景的观赏性。
甚至可以说从上万的价值,直接变成一文不值。
盆景为什么会失枝?
在盆景的制作过程中,应该掌握盆景树木的生长习性和相应的栽培方法,对树皮薄、萌蘖力弱、容易失枝的(如赤楠、雀梅、红花三角梅等),在日常养护和管理中尤其要认真细心,才能使盆景旺盛生长,不会失去枝条。
修剪是盆景造型和保持树形的一个手段,过于频繁的修剪导致枝条筛管的阻塞,输送的水线皮层组织受到破坏,影响枝条的新陈代谢,导致干枝死亡。
参展时由于环境的变化,植物的适应能力降低,也同样会失去枝条。
植株树龄的增加,逐渐减弱。
对应的根系也会新老交替。
会逐渐老化,降低植株的吸收能力,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充足的供应,植株长势慢慢变弱。
在造型时难免要控制长势,生长季节由于控制顶端生长优势而采取的修剪,放养过于长枝条,叶片偏于少,同样会导致失去枝条,生长由强转弱,造成“回片”。
盆景失枝要不要剪掉?
盆景出现了失去枝条的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一般采取几种方式:第一,木质坚硬的品种:木质坚硬的品种比如(黄杨,柏树,松树,九里香)。
我们可以顺势将枝条组成舍利杆。
并及时的对造型进行调整,让后期的造型迁就着这个舍利杆,来进行桩材的培养。
制作舍利以后,要及时涂抹石硫合剂,保护舍利杆不会腐烂。
通过这细节典型去突出舍利枝的造型美,为整体和意境的产生服务。
第二,一般木质的杂木类:杂木类一般木质硬度不够,加上容易腐烂,出现了失枝,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对枝条进行位置进行补充,在需要枝条的位置,通过枝接或芽接等方式,让其生长新的枝条,后期经过加强养护,让嫁接的枝条尽快粗壮,在通过蓄枝的办法,达到补救还原的效果。
第三,顺势而为,修剪掉及时调整造型:盆景失枝”对其后期的修型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顺势而为,及时改变预设的造型方案。
只要有“奇思妙想”,加上年功和手法,再垃圾树桩的原型,也可以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熟练的操作手法,塑造出一盆出色的盆景。
失去枝条后的盆景再塑造,一定要慎之又慎。
毕竟造型改变,剪去枝条难以恢复。
总结:在养护盆景的时候,出现失枝在所难免,可以说玩过十年的盆景的花匠,没有一个不会出现失枝的问题。
我们可以再次通过对盆景的再次造型技艺完成新桩桩的造型,再通过配盆、来展现作品的形式美。
方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出现盆景失去枝条千万不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