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对欧洲的影响

2023-11-13
19 阅读

中国陶瓷对欧洲近代的影响?

随着瓷器的流行,欧洲人的审美方向也开始向中国靠拢,在17世纪的欧洲家庭中,很多人都会以中式的家具、用品作为彰显自己品味的标志。毕竟中国的陶瓷文化对于欧洲人来说,有着一种别样的独立、完整的文化氛围。

除此之外,在当时的欧洲社会中,很多艺术家也会将瓷器和中国文化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在中西文化进行碰撞的过程中,“洛可可艺术”的出现也标志着瓷器开始对欧洲文化有了深远的影响。

瓷器的出现不仅影响着欧洲社会的艺术和工业生产领域,更是对他们的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欧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瓷器的出现使得他们的生活也得以一定的变革,可以说正是因为文化交融现象的出现,世界历史才能够更加丰富。虽然说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很难见到像古代社会那种纯手工打造的精美瓷器,但通过研究它们的历史,我们也能感受到其当年的风采。

中国陶瓷什么时期传入欧洲的?

中国是世界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从商周开始出现原始瓷,到东汉走向成熟,至唐宋瓷器盛行,并影响到周边国家,出口到东南亚、西亚,并远至非洲。但这一时期中国的瓷器却很少流入欧洲市场。

尽管如此,中世纪的欧洲人并不是完全不知道中国的瓷器,因为当时除零星出现的商业瓷制品,中国的瓷器还常夹杂在官方使节带回的礼品中。

欧洲人真正较完整地知道中国瓷器,是在阅读了写于1298年的《马可·波罗游记》以后。在这本游记中,不仅记录了中国瓷器的面貌,还记录了当时广东德化窑的制瓷方法,这是一本欧洲最早记录中国制瓷工艺的书。

十七世纪中国瓷器风靡欧洲的原因?

在17世纪的欧洲 中国瓷器被称为“白金”,受到欧洲各国贵族和平民的普遍喜爱,大航海时代帆船开辟了到远东航线,中国瓷器则充当了人类贸易史上第一件全球化商品的角色。

外国学者做过粗略的估算,明末到清中期,由欧美商人组织运输和销售的中国瓷器,应该有三亿件之多,瓷器是“中国制造”最大宗的外销商品,也是“中国制造”遗留在海外的最大财富。外销瓷上经常会出现欧洲帆船的图案,就是这种帆船开辟了到远东甚至是环球的航线,而中国瓷器则充当了人类贸易史上第一件全球化商品的角色。

为什么在16世纪大量瓷器传入欧洲?

热爱中国文化的欧洲王室和贵族,在16至18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并不罕见。彼时在欧洲市场上,中国的瓷器与黄金一样贵重。

16世纪中期,随着葡萄牙人大量从中国带回瓷器,收藏轻薄漂亮的中国瓷器成为欧洲王室和上层贵族的一种风潮,而且拥有中国瓷器成为权贵的象征,也是当时欧洲社会最为珍贵的礼物。

世纪后期在位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也拥有一批中国瓷器。1587年,女王还接受了财政大臣赠送的新年礼物——中国的白瓷碗,“瓷器”这个名称开始在英国传播。

中国发明陶瓷比欧洲早多少年?

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瓷器,欧洲的瓷器是中国于唐代时期传入的。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

到了商代(公元前十六世纪——十一世纪)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便已出现。至魏晋时期(公元220—420年)我国就已完成了用高火度烧成胎质坚实的瓷器这一重大发明。

唐代(公元618—907年)陶瓷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造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东销日本、西销印度、波斯和埃及以及欧洲等国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博得了“瓷国”之称。

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的陶瓷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了前代。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