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设计规范最新-公厕设置标准?
公厕设置标准?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公共厕所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及远离城市旅游区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管理和卫生监测评价。集镇公共厕所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引用标准:
城市公共厕所的分类按CJJ 14-87《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执行。在短期内没有条件建设下水道地段,可参照第三类水冲式公共厕所的标准建设非水冲式公共厕所。
3、卫生要求:
3.1 城市公共厕所的卫生标准值(见表)。
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值
编号
卫生指标
水冲式公共厕所类型
一类
二类
三类
1
成蝇(只)
0
<3
<5
2
蝇蛆(尾)
0
0
0
3
臭味强度(级)
<1
≤2
≤3
4
氨(mg/m3)
0.3
1.0
3.0
5
硫化氢(mg/m3)
0.01
0.01
0.01
6
厕室内温度(℃)
≥14
≥10
?
7
厕室内相对湿0.01度(%)
≤30
≤80
?
8
换气次数(次/小时)
≥5
≥5
?
9
采光系数
1:6~1:8
1:6~1:8
1:6~1:8
10
人工照明(Lx)
>40
34~40
20~30
注:
1. 2号卫生指标是指在厕室的大小便器内外、地面和贮粪池周围30~50cm以内用肉眼观察不到蝇蛆。
2. 非水冲式厕所也应符合第三类水冲式公共厕所的卫生标准。
3.2|、规划设计的卫生要求:
3.2.1 在城市,以建水冲式公共厕所为主要发展方向。公共厕所的建筑面积和卫生器具数量必须满足服务范围内人群的需要。地面、墙裙、蹲台面、小便池等应采用光滑、便于冲洗、耐腐蚀、不易附着粪、尿垢的材料建筑。
3.2.2 公共厕所的地址应选择在使用方便、地点适宜的地段,与饮食食品行业、托幼机构和城市集中给水点的距离应在30米以上。
3.2.3 男厕所的小便器(池)与大便器(槽)分室设置。一、二类公共厕所应设管理间。
3.2.4 公共厕所的大便器之间必须设置隔断和门。一类厕所的隔断不得低于1.8米,一、二类男厕所的小便器(池)应设隔断。
3.2.5 公共厕所必须安装防蝇、防蛆、防鼠设施。
3.2.6 公共厕所的化粪池或贮粪池,在建筑上应做到密闭、有盖、不渗漏,防止污染地下水。
3.2.7 在重点旅游区设置的公共厕所,除满足一类水冲厕所标准外,还应增加自动(或脚踏)洗手设备、烘手器、梳妆室、机械通风装置以及必要的室内美化、香化。
3.2.8 对目前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城市公共厕所,主管部门应做出规划,分期分批进行改建。
3.3、管理的卫生要求:
3.3.1 公共厕所必须有专人管理,保持清洁卫生,即地面无积水,无纸屑、烟头、痰迹和杂物,大便器内无积粪,小便器(糟)内不积存尿液,无尿垢、杂物,墙壁、顶棚整洁。
3.3.2 非水冲式公共厕所贮粪池的粪便应及时掏取,粪池内的粪便不得超过粪池容积的四分之三。
3.3.3 对公共厕所应经常进行卫生消毒。在有肠道传染病流行时,应按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规定,对公共厕所的粪便进行消毒处理。
3.3.4 公共厕所的周围应适当绿化、美化。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编制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管镇奎、潘顺昌、张建东、耿纪安、林泉、孙香国。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建设公共公厕有什么标准?
按建筑等级分类按照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制定的《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规定,城市公厕建筑标准,按其设置地点的重要程度分为三类。
一类公厕设置在对外开放游览点和繁华街道,需配备独立式大小便器、采保暖设施、手纸架、先进节水器,需设置1.8米高的独立单间等,地面、墙裙装饰用才标准较高;
二类公厕适合建设于主要街道,可以设置独立式便器的单间,也可建设通槽式便器,采用瓷砖面小便池;三类公厕则设置于一般街道,采用通槽式大小便器,装修用材标准也相应降低。1990年来,公厕建筑标准在原来基础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建在繁华商业街、旅游景点附近的公厕,达到了“星级”标准,无论是建筑用材、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是公厕的文化氛围、卫生水平,都有很大程度提高,满足了公众如厕需求。
住宅小区公厕配置标准?
一、市区地区级中心以上的商业文化街,400~600m设置1座;其它市区道路,700~900m设置1座。
二、旧城区按常住人口5000人左右设置1座;旧城区成片改造地区,每平方公里设置3~4座。
三、新建小区内的地区级中心,每平方米公里设置6座;一般住宅区,每平方公里设置3座。 第2.0.4条 公共厕所建筑面积规划指标:
一、旧城区内的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10~20m2 ;
二、新建住宅区内的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5~8m2;
国家卫生城市公厕数量标准?
一、公厕
设施外观整洁、设施完好;
导识导厕牌、标识牌规范,专人管理;
标识制度上墙、有禁烟标识;
做好防蚊蝇管理,有防蚊蝇帘、灭蚊蝇灯、风幕机;
有专人管理、厕所内外达到“五无”,即无积粪、无尿垢、无纸屑、无异味、无蝇蛆;
厕所数量不足时,可设置移动简易式厕所。
二、二类公厕设施的基本要求
在公园、景点、主要街道、车站、农贸市场等应设置二类厕所; 二类厕所平面布局合理,小便间、大便间单独设置,分设管理间和工具间;
有残疾人通道;
每个厕位5—7平方米;
洗漱间可共用。
三、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女性与男性的厕位比例为3:2,人流量较大地区为2:1。
四、公共厕所的相间距离或服务范围
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为750—1000米为宜。
五、公厕建设的主要位置
广场和主要交通干道两侧;
车站、码头、展览馆等公共建筑附近;
风景名胜古迹游览区、公园、市场、大型停车场、体育场(馆)附近及其它公共场所;
新建住宅区及老居民区。
六、其他
建成区内不能出现旱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