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运动的重大意义
五洲运动历史意义?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它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在斗争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
五卅工人运动辛亥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意义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它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1925年2月起,上海22家日商纱厂近4万名工人为反对日本资本家打人和无理开除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而先后举行罢工。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代表、共产党员顾正红,打伤工人10多人。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激起上海工人、学生和广大民众的极大愤怒。
5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为中心口号,发动群众于30日在上海租界举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行示威。
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学生在租界的繁华马路,进行宣传演讲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先后逮捕100多人,并突然向密集的游行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3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
帝国主义的屠杀,点燃了中国人民郁积已久的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怒火。从6月1日起,上海全市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总罢工、总罢课、总罢市。从6月1日到10日,帝国主义者又多次开枪,打死打伤群众数十人。英、美、意、法等国军舰上的海军陆战队全部上岸,并占领上海大学、大夏大学等学校。上海人民不惧怕帝国主义的武力镇压,相继有20余万工人罢工,5万多学生罢课,公共租界的商人全体罢市,连租界雇用的中国巡捕也响应号召宣布罢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五卅运动的狂飙迅速席卷全国,从工人发展到学生、商人、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并从上海发展到全国各地,各地约有1700万人直接参加了运动。北京、广州、南京、重庆、天津、青岛、汉口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和唐山、焦作、水口山等重要矿区,都举行了成千上万人的集会、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
6月11日,汉口参加游行示威的群众行至公共租界时,英国水兵向人群开枪射击,打死数十人,重伤30余人。汉口惨案进一步激起全国民众的愤怒。全国各地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驻华的海陆空军”“为死难同胞报仇”的怒吼声,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怒潮。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得到了国际革命组织、海外华侨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援。在莫斯科举行了50万人的示威游行,声援中国人民的五卅运动,并为中国工人捐款。在世界各地,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举行集会和发起募捐,声援五卅运动。6月7日,日本30多个工人团体举行盛大演讲会,声援中国工人团体,同时向日本政府和资本家提出抗议。英国工人阶级积极行动,阻止船、舰、车辆运输军火到中国。五卅运动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年至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1925反帝爱国运动意义?
首先从运动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来看,五卅运动是由民众发起并直接参与的,在运动中,民众直面列强的强权与残暴,但他们并未屈服,相反的是还从中吸取了大量的经验及教训,人民群众的觉悟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的组织能力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革命的必要性及紧迫性看的更清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民群众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将国民革命推向了历史巅峰,并为后面北伐战争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从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方面来说,由于五卅运动发展到最高潮的时候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所以一大批的中国共产党员在运动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在面对列强的压迫与人民群众的强烈祈盼时,他们不负众望,不畏艰苦毅然守住自己的立场,坚持做好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职工作,因此,中国共产党得以深入人心,在随后的时间里,党的事务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在从反抗列强方面来说,五卅运动发起的背景是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了严重的不平等对待,愤怒的情绪支撑着群众的意志,轰轰烈烈的将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及敢说敢做的英勇行为沉重打击了帝国资本主义的嚣张气焰,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彰显,中国人民的不屈令西方列强折服,中国人的形象深入世界人民之心。
五三十运动的性质与意义?
五卅(sà)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正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
五卅(sà)惨案(也称为五卅血案,或写作五?卅惨案)因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国主义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的导火线。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五卅运动
1925年反帝爱国运动,为北伐战争准备群众基础
直接起因:五卅惨案
性质:中共领导、工人为主力反帝爱国运动。
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检验了中国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和表现。
影响最大——省港大罢工
特点:世界罢工史上最长。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历史发展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对20世纪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