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匹的空调功率是多少瓦
空调一匹等于多少瓦?
一台空调除压缩机外还有配套的几个风机和转页电机,控制电路要耗电的。全部工作时,一匹的空调耗电大概在800w左右,视乎各种机型和厂家的技术有一定的差别。
至于讲,一个小时用多少电或者一晚用多少电,这个不是单单机器可以定的,还与使用环境有关。
正确选用合适匹数的机,不会一直满负荷工作的,定频机到设定温度压缩机和外机风扇会停了,剩下内机的几十瓦的用电,变频机接近设定温度也会自动变慢消耗比较少的功率。
同样的机器,装在小房间一定比装大房间省电。因为能快速接近设定温度脱离满负荷工作模式。
同时,又与房间的保温性能有关,保温性能好的房间一定比保温性能差的省电。
又与外界气温与你设定的温度有关,这个温差越小,就越省电。
又与你使用空调的房间里发热的东西多少有关,如果将得细微的,多个人在房间内耗电都会增加一些。
所以问用多长时间耗多少电要考虑这些因素,不同人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都会有较大差异。
撇开那些因素,单单问一个小时用多少电没有意义的,尤其变频空调,最初启动时是超额定功率工作达到快速制冷的,接近设定温度压缩机会变到很慢制冷量很少。耗电功率变化很大的。
你如果要个参考数的话,一般,一匹分体机,夏天,珠三角地区10平方商品房的房间,一晚上大概四到五度电左右。
顺便提醒一下,如果自己房子用空调的,最好稍预大一点点,稍大比稍少用电量差不多的,不过就好用很多。通常,8-10平方的房间可以装小一匹的(2300),10-12就要装正一匹(2500),12-15平方房间就要装大一匹。
如果是自建房,没有装天花,高度会比商品房高(通常),接近临界的就不如选大一点,比如,自己建的房12平方的,选大一匹机。
如果你太计较耗电的,房间的窗用厚窗帘拉上都可以省一些。
不过,以现在六毛多电费,单是房间晚上开的,一个夏天也用不了太多电。
我老爹老妈那边,白天在厅开台1.5匹的,晚上房间开两台一匹的,
夏天冷气,冬天暖气,一年停不了三个月,连家里其他电器总共算下来,平均每月也就几百块钱电费,还没有超过第一阶梯。
空调的匹,是什么单位,是功率么?与千瓦怎么换算?
空调机功率匹与千瓦换算公式是1匹=0.735KW 。1、匹,又称为马力,是一种功率单位,1马力等于每秒钟把75公斤重的物体提高1米所作的功;英制的马力(hp)定义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200磅(lb)重的物体拉动165英尺(foot),相乘之后等于33,000foot-lb/min;公制的马力(PS)定义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75公斤的物体拉动60公尺(即60米),相乘之后等于4500kg-m/min。经过单位换算。2、千瓦(Kilowatt),早期为电的功率单位,现在有延伸为整个物理学领域功率单位的趋势。1千瓦=1,000瓦特(Watt)=1000焦耳(Joule)/秒(Second)。1千瓦=1,000牛顿?米/秒(N?m/s);1千瓦=0.239千卡/秒(kcal/s);1千瓦=1.36马力。3、空调的功率分为:制冷功率,即制冷量;制热功率,即制热量;制冷耗电功率;制热耗电功率;而家用空调的最大功率一般是在制热状态下。
空调的“匹”数、功率及制冷量的关系是什么?
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因不同的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算。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乘以1.162,故一匹制冷量为2000×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1.5×1.162=3486W,依次类推,则大致能判断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制冷量2200-2600W都称为一匹,3200-3600W为1.5匹,4500-5500W为2匹。选购空调时提到空调的匹数,匹数指的是电器消耗功率,1匹=1马力=735W,匹并不指制冷量。平时所说的空调是多少匹,是根据空调消耗功率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一般来说,习惯用1匹等于2500W的制冷量(也就是25机型),1.5匹约等于.3500的量(也就是35机型)。其余机型可以根据制冷量来估算匹数。空调大小不论“匹”国家标准规定,房间空调器的大小按制冷量参数标注,比如一台型号为KFR-22GW的空调,其中数字“22”即表示这台空调的制冷量为2200W的空调器,可以简称为“22型”。 可是现在很多人都不这么叫,而是叫多少多少“匹”,其实叫“匹”是完全错误的。“匹”是一种功率单位,1匹(马力)=735W(瓦),过去在日本的口头叫法把输入功率为735w空调叫1匹空调,输入功率为1470W的空调称为2匹空调......,但由于空调输入功率不一定刚好是整匹,如1400W或1600W就分别称小2匹和大2匹;介于1匹和2匹之间就称1.5匹,等等。其实这种叫法是很不科学的。其一:反映的数据并不精确,只是一个大概值;其二:输入功率并不能准确反映空调的实际制冷量。由于空调的质量不同,其能效比也不同(能效比是反映空调制冷效率的参数,即实际制冷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如一台制冷量为3000W的空调,其输入功率为1000W,那么能效比就是3),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其制冷量却并不相同,如一台能效比为2.6,输入功率为1000W的空调,其制冷量就是2600W;而另一台能效比为3.5、输入功率同为1000W的空调,其制冷量就是3500W.可见制冷量就相差很大了,按“匹”就完全没有意义了。空调制冷量空调制冷量是反映空调制冷能力的重要参数,是空调选型的基本依据, 家用空调一般按120-150W制冷量/平方米选型,房间西晒、隔热密封差,还可适当加大,但一般不必超过200W/平米。如一间20平米的卧室,不西晒、密封隔热好,选26型(制冷量2600W)即可;若密封隔热稍差可选30型;若西晒且密封隔热不好,可选32、35型等。如果按输入功率“匹”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由此可见,所谓的“匹”是不能准确反映空调器制冷能力的,只有按空调型号上标注的制冷量参数才是准确的、科学的。房间面积与空调型号选择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卧室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房间保温好、密封好、不朝阳可取小值,反之取大值,层高较高时应再适当加大。一般情况可取中值,如卧室取130,客厅取160。如:卧室 15平方米:130*15=1950(W),因没有相应制冷量的空调,就近选22型; 20平方米:130*20=2600(W),选26型; 25平方米:130*25=3250(W),选32型; 28平方米:130*28=3640(W),选35型。 客厅: 30平方米:160*30=4800(W),选50型; 40平方米:160*40=6400(W),选60型; 45平方米:160*45=7200(W),选72型;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房间供电情况,一般50型以上的空调有两相供电和三相供电的区别,如果有三相电应尽量选择三相空调,每相电流较小,有利于用电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