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架搭设间距规范要求
外架子搭设间距?
、落地式脚手架
(一)基础
1、脚手架的基础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
平整、夯实、硬化、垫木、排水(沟槽)。
2、搭设高度在25m以下时,可素土夯实找平(我市要求硬化),上面铺50mm厚木板,木板长度小于2m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时平行于墙面放置。
3、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根据现场地耐力情况设计基础作法或采用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时,可用枕木支垫,或在地基上加铺200mm厚道碴,其上铺设混凝土板,再仰铺12-16号槽钢。
4、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应进行计算并根据地耐力设计基础作法,或于地面下1m深处采用灰土地基(灰土比例3:7),或浇注500mm厚混凝土基础,其上采用枕木支垫。现浇混凝土宜为C15以上素混凝土,现浇混凝土宽度应超出脚手架宽度两边各100mm以上,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才可搭设脚手架。
5、地基应里高外低,坡度不小于3%。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以高于自然地坪50mm为宜。
(二)落地式外脚手架的基本搭设要求
1、扫地杆:
落地式外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1)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 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2)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2、立杆:
(1)落地式外脚手架的立杆间距应根据脚手架高度来确定,一般不超过1.5m。高度超过50 m的,可采用双立杆、分段悬挑或分段卸荷等有效措施。
(2)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3)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立杆表面刷黄色警示漆。
3、纵横向水平杆:
(1)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表面刷黄色警示漆。
(3)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4、连墙件:是一个防止因风荷载而发生架体向内、外 倾覆,并作为架体的中间约束,减少立杆的计算长度,提高架体的承载能力(7%),保证脚手架整体稳定的一个重要杆件。我市规定连墙件表面应刷红色警示漆。
(1)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处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标准规定是300mm)。
(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3)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大于4 m(2步)。
(5)我市规定无论多高的脚手架一律采用刚性连墙。
(6)连墙件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靠脚手架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7)高度在7m以下且下部暂不能设置连墙件的脚手架,可采用搭设抛撑的办法保持脚手架的稳定性,抛撑与地面的倾角应保持在45-60度之间。
5、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剪刀撑表面刷黄黑色警示漆。
外架搭设规范国家标准?
你好,外架搭设规范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设规模:外架的规模和建设方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2.设计标准:外架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建筑设计标准,并通过相关验收;3.安全要求:外架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4.环保要求:外架的建设和使用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治理;5.收益分配:外架的投资、建设和管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分配投资回报。
外架跨距规范?
建筑高度在24m以下,外架跨距不得大于1.5m;建筑高度在24m-48m之间,外架跨距不得大于1.2m;建筑高度在48m-72m之间,外架跨距不得大于1m;建筑高度超过72m,外架跨距的长度以专业设计机构审核后确定为准。
当脚手架的负载超过270kg每立方米时,经设计计算或专家论证,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合格并做冲击试验后方可使用。
脚手架负载不得超过270kg每立方米,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并且使用中应经常检查与维护。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咨询专业的外架跨距指导。
外架与建筑物距离要求以及防护?
外架与建筑物距离要求
间距是100mm至150mm。在设置外架的时候要注意,脚手架高度在7m以下时,应采用设置抛撑方法以保持脚手架的稳定,当搭设高度超过7m不便设置抛撑时,应与建筑物进行连接。其次,脚手架负载不得超过270kg每立方米,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并且使用中应经常检查与维护。
一、外墙脚手架搭设要求有哪些
1、脚手架负载不得超过270kg/m2,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与维护。负载超过270kg/m2,或形式特殊脚手架应进行设计。
2、钢管立柱应设置金属底座,对地质松软基础应垫木板或设扫地杆。
3、脚手架立杆应垂直,垂直偏斜不得超过高度的1/200,立杆间距不超过2米。
4、脚手架两端、转角处及每隔6-7根立柱应设尖刀撑与支杆,高度在7米以上无法设支杆时,竖向每隔4米,横向每隔7米必须与建筑物连接牢固。
5、脚手架外侧、斜道、平台设置1.05米防护栏。铺设竹排或木板时,两头必须绑扎牢固,严禁不绑扎就投入使用。
6、在通道与扶梯处脚手架横杆应加高加固,不能阻碍通道。
二、外架与外墙间距规范
间距规范是35至45cm。外墙石材施工所用的外墙脚手架和土建所用的外墙脚手架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土建方需要按照饰面石材施工单位的要求进行搭设或调整外墙脚手架,一般与外墙间距是35至45cm。外脚手架统指在建筑物外围所搭设的脚手架,其通常分为落地式外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吊式脚手架等几种款式。
钢管外架搭设规范?
步骤/方式1
1、脚手架的搭设要有搭设方案,而搭设方案要经过合理严谨的荷载计算;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种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内容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步骤/方式2
2、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计算。
(1)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连墙杆的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的脚手架,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2)当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给建筑物承担;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
(3)对脚手架进行的设计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4)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固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步骤/方式3
3、立杆基、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杆件间距与剪刀撑、脚手板与防护栏杆、小横杆设置、杆件搭接、架体内封闭、脚手架材质、通道、卸料平台均有要求,可以参考相关规范;
步骤/方式4
4、其他规范要
步骤4
(1)脚手架负载不得超过270kg/m2,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与维护。负载超过270kg/m2,或形式特殊脚手架应进行设计。
(2)、钢管立柱应设置金属底座,对地质松软基础应垫木板或设扫地杆。
(3)、脚手架立杆应垂直,垂直偏斜不得超过高度的1/200,立杆间距不超过2米。
(4)、脚手架两端、转角处及每隔6-7根立柱应设尖刀撑与支杆,高度在7米以上无法设支杆时,竖向每隔4米,横向每隔7米必须与建筑物连接牢固。
(5)、脚手架外侧、斜道、平台设置1.05米防护栏。铺设竹排或木板时,两头必须绑扎牢固,严禁不绑扎就投入使用。
(6)、在通道与扶梯处脚手架横杆应加高加固,不能阻碍通道。
(7)、挑式脚手架一般横杆步距1.2米,并要加设斜撑,斜撑与垂直面夹角不大于30°。
(8)、为了防止架子管受压弯曲扣件从管头滑落,各杆件相交伸出端头均大于10厘米。
(9)、脚手架搭设地点如有电源线或电气设备时,必须符合安全距离规定,搭设与拆除时采取停送电措施。
(10)、脚手架验收时,应对所有部件进行外观检查,并实行验收及挂牌使用制度。
(11)、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对架子管、扣件、竹排、铁丝进行检查,架子管严重弯曲,扣件严重腐蚀、裂纹,竹排腐烂的必须报废,不得使用。
弯曲,扣件严重腐蚀、裂纹,竹排腐烂的必须报废,不得使用。
(12)、禁止将脚手架直接搭靠在楼板的木楞上及未经计算过补加荷重的结构部分上,或将脚手架和脚手板固定在建筑不十分牢固的结构上(如栏杆、管子等)。
(13)、脚手板和脚手架相互间应连接牢固。脚手板的两头均应放在横杆上,固定牢固。脚手板不准在跨度间有接头。
(14)、脚手板和斜道板要满铺于架子的横杆上。在斜道两边、斜道拐弯处和脚手架工作面的外侧,应设1m高的栏杆,并在其下部加设18cm高的护板。
(15)、脚手架应装有牢固的梯子,以便工作人员上下和运送材料。用起重装置起吊重物时,不准把起重装置和脚手架的结构相连接。
(16)、搭设脚手架的工作领导人应对所搭的脚手架进行检验合格并出具书面证明后方准使用。检修工作负责人每日应检查所使用的脚手架和脚手板的状况,如有缺陷,须立即整修。
(17)、严禁随手用木桶、木箱、砖及其他建筑材料搭临时铺板来代替正规脚手架。
(18)、脚手架上禁止乱拉电线。必须安装临时照明线路时,木竹脚手架应加绝缘子,金属管脚手架应另设木横担。
(19)、安装金属管脚手架,禁止使用弯曲、压扁或者有裂缝的管子,各个管子的接连部分要完整无损,以防倾倒或移动。
(20)、金属管脚手架的立杆,必须垂直地稳放在垫板上,在安置垫板前要将地面夯实、整平。立杆应套上柱座,柱座系由支柱底板及焊接在底板上的管子制成。
(21)、金属管脚手架的接头,应用特制的铰链相互搭接,这种铰链适用于直角,也适用于锐角和钝角(用于斜撑等)。连接各个构件间的铰链螺栓必须拧紧。
(22)、脚手板必须固定在金属管脚手架的横梁上。禁止将脚手架直接搭靠在楼板的木楞上及未经计算过补加荷重的结构部分上,或将脚手架和脚手板固定在建筑不十分牢固的结构上(如栏杆、管子等)。
步骤4
(23)、当移动脚手架时,脚手架上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下来,上面有人工作的脚手架禁止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