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钟乳石最珍贵?为什么没有钟乳石卖?
为什么没有钟乳石卖?
钟乳石这个东西很珍贵的,不能随意买卖。
钟乳石(stalactite),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
钟乳石(stalactite)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酸氢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 ,水。被溶解的碳酸氢钙又变成固体(称为固化)。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称为"钟乳石"。可入药。
广西、云南是我国钟乳石资源最丰富的主要省区,所产的钟乳石光泽剔透、形状奇特,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碧野《富春江畔·"冰壶"与"双龙"》:"洞内到处都是钟乳石,湿润清新,有的像玉柱从顶垂直到地,有的像雨云倒悬空中,有的像白浪滔滔,波涌连天,真是气象万千,蔚为奇观。"
钟乳石是什么石头?
钟乳石(stalactite)是一种特殊的石灰岩,属于碳酸钙沉积物的一种。它们形成于石灰岩溶洞中,是在地下水的溶解作用下,碳酸钙沉淀而成的。
钟乳石的形成过程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1. 地下水从溶洞顶部的裂缝或洞穴口流入溶洞,溶解了石灰岩中的碳酸钙。
2. 随着水流的流动,溶解的碳酸钙逐渐沉淀下来,形成了细长的锥形碳酸钙沉积物。
3. 这些沉积物逐渐增大,最终形成了长长的、垂直的钟乳石。
除了钟乳石,溶洞中还可能形成石笋(stalagmite)。石笋是在地面沉积的碳酸钙沉淀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石笋会逐渐向上生长,最终与钟乳石相连。
钟乳石和石笋是溶洞中的独特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它们的形状和颜色非常多样,有时还会呈现出美丽的光泽。
慕蠡洞和张公洞哪个好?
慕蠡洞和张公洞都是中国著名的景点,但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色。慕蠡洞位于四川省龙泉山脉中,有绚丽多彩的石钟乳、石柱、石幔等奇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张公洞则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以“天然大博物馆”闻名,有众多珍贵的地质、史前动物化石和壮观的地质珍珠帘等景观。因此,两个景区各有千秋,选择哪一个更好还需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出游计划来决定。
世界上最珍贵的中草药有哪几种?
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古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推断,人参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在地球上被子植物极为繁盛的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距今180万年),人参在植物界广为繁衍。世界范围内公认人参分布在北纬33-48度之间。我国本草文献的记载证实中国人参的分布与古地质学史,古生物史是相吻合的。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记载着中国4000年前就已经形成的人参药用的精髓:“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人参并用文字记载人参的国家。《甲骨文合集》中查到刻在甲面上的“参”字,这是个典型的象形文字。该字为上下结构,上部为人参地上部分的集中表现,茎上生着多个核果状浆果,这是人参最主要的植物学特征。下部则代表着人参的根茎,主根,侧根等。甲骨文始于商殷时代,距今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在3500年前我国就已经创造出生动形象的“参”字,并有准确可靠的记载。[2]
公元121年,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参,人参,药草,出上党。”这是文献中对人参产地的最早记载。[3]
《晋书.石勒别转》:“初勒家园中生人参,葩茂甚盛。”可见人参栽培在当时已经开展, 那是遥远的1800年前。
形态特征
纪录片
恰似人形的人参,生命力竟如此的顽强
人参为多年生宿根草本,人参主根高30-60厘米,肥厚,肉质,黄白色,圆柱形或纺锤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状茎(芦头)短,直立。
共4张
人参
人参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一年生植株茎顶只有一叶,叶具三小叶,俗名“三花”;二年生茎仍只一叶,但具5小叶,叫“巴掌”;三年生者具有二个对生的5小叶的复叶,叫“二甲子”;四年生者增至3个轮生复叶,叫“灯台子”;五年生者增至4个轮生复叶,叫“四匹叶”;六年生者茎顶有5个轮生复叶,叫“五匹叶”。
人参复叶掌状,小叶3-5片,中间3片近等大,有小叶柄;小叶片椭圆形或微呈倒卵形,长4-15厘米,宽2-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脉上散生少数刚毛,下面无毛,最下1对小叶甚小,无小叶柄。
人参夏季开花,伞形花序单一顶生叶丛中,总花梗长达30厘米,每花序有4-40余花,小花梗长约0.5厘米。苞片小,条状披针形;萼钟形,与子房愈合,裂片5,绿色;花瓣5,卵形,全缘,淡黄绿色;雄蕊5,花丝短;雌蕊
景石种类介绍?
比较常用的几种景观置石种类吧!
一、英石,也叫英德石,主要产自于广东北江的英德山之间,这个位置的地貌较好,经常可以受到充足的日照,还有雨水的洗礼,英石本来是白色,但是在这个地理位置,因为这种环境气候的影响,包括他自身所拥有的丰富的矿质资源,所以形成了各种颜色的英石,主要可以用在我们的一个假山叠水。英石有淡青、灰黑、浅绿、黝黑、白色等数种颜色,以黑者为贵。
二、黄蜡石,黄蜡石是一种较为名贵的光观赏石,它的实质较好,特别是冻蜡,晶莹剔透。经常作用在景观主景区。
三、斧劈石,斧劈石是作为页岩的一种,是经过长时间的,一个天然环境的一个沉积。经过分化,慢慢形成的。颜色一般是黑色或者深灰色为主,也有其他的一些颜色。比如说黄色,灰色,粉色或者白色等等,但这些一般都不常见。可能价格也会高一点。斧劈石表面还是比较坚硬的,不易吸水。在我们作为景观盆景或者假山,的时候。可以做的比较险峻陡峭一点,看起来会有一种,比较奇特的意境感。
四、太湖石,太湖时在古代呢,是皇家园林,经常用到的一种景观蛭石,在园林景观之中也是一种奇形怪状的观察是。太湖石有很多种形态。太湖石一般多为灰色,也有少量的白色和黑色。一般来说太湖石的主要成分是石灰岩,是比较容易受到轻视的一种。岩石。比较容易风化。
五、泰山石主要产自于泰山周边,属于一种外表比较坚硬的紧实。比较浑厚。表面的纹理多为。渗透或者半渗透的感觉的一种多变的纹理。在古代的民间传闻当中,泰山石能辟邪,也可以镇宅。并由稳如泰山,时来运转的一个意思。在景观设计中,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景石。
六、千层石,也称积层岩,千层石因为表面看起来有层层叠叠的横向纹理,所以称为千层石。千层石多为黑色、灰色、质地比较坚硬,表面纹理清晰,纹理线条感流畅明显,也有起伏之势。造型奇特,变化多端。千层石的原石是黑色灰色为主的带状景石,在与白色为主的白云岩互相叠压,形成更多的颜色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