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原则指的是哪三个对策

2024-06-27
23 阅读

行业安全生产属地监督管理原则具体内容是什么?

、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管理对策防止事故发生。

2、反馈原则认为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错误:监督原则认为为使安全生产法得到落实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4、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5、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6、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工伤事故分20类。

7、安全和危险均是相对的概念

8、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正确应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识,自觉积极地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这种管理原则是人本原则中的“激励原则”

9、海因希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

10、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条件。

11、海因希里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防物的不安全状态。

12、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仪器检查法、常规检查法、安全检查表法。

13、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保证。

14、单位对新职工应进行***48小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

15、安全检查五查“思想、管理、隐患、整改、事故处理”

16、国家规定对非矿山企业强制性检查的项目:特种设备、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

17、征收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是事故预防的主要机制。

18、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9、特种作业的批准机构为

20、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

21、安全标志分四类:禁止、警告、命令、提示

22、从长远观点来看,低成本高收益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23、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讲授法、实际操作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

24、劳动防护用品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

25、编制安措计划原则: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26、安措计划应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计划同时编制。总工审批、厂长下达。

事故预防的三项对策是什么?

事故预防的三项政策就是3E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1.强制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通过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各级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责任要求,如管理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等各个方面,并强制认真落实、检查和考核。

2.教育培训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产生自我安全的需要,激发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动机,形成积极学习的行为。

3.工程技术

安全生产方针就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而工程技术方法主要从技术层面贯彻方针的落实。这样一来,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要求比较高,成为了安全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扩展资料

事故预防的相关方法

1.分析事故

在这种原则基础上,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研究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及方法。

2.预防隐患

事故隐患与后果存着偶然性关系,积极有效的预防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只有避免了事故隐患,才能避免事故造成的损失。

3.排除原因

事故与引发的原因是必然的关系,任何事故的出现,总是有原因的。所以事故与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分明显。

3sd原则是什么?

应该是3E原则吧。它包括:强制管理(Enforcement)、教育培训(Education)、工程技术(Engineering)。

1、强制管理:生产经营单位通过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各级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责任制,如管理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等,并认真落实、检查和考核。

2、教育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技能,通过安全科技知识和岗位安全技能教育,提高安全操作的技能和应变紧急情况的能力。

3、工程技术: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方法主要从技术层面贯彻方针的落实。

安全原理和原则?

安全的原理和原则:

系统原理—―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弹性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人本原理――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

预防原理――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

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责任原理。

不安全行为通常是由什么环境因素导致?

事故隐患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工作环境及制度上的缺陷等三个方面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首先是人的行为,像不佩戴防护用品、不按规章操作等等;物的不安全状态,首先是物的状态,像作业工具有缺陷、设备带故障运行等;环境的不安全及管理缺陷因素,像照度不足、作业场所狭窄、恶劣天气、像无制度、无措施等。

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在施工作业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

人在自身因素基础上,处理环境因素的刺激程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性质的关键。人能够正确的执行决策所确定的行为,对造成良好的施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人的失误将造成施工的不安全。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即所谓的3E原则。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