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
什么是圆管涵?圆管涵的施工工艺流程是什么?
圆管涵定义:
是农村公路路基排水中最常用的涵洞结构类型,它不仅力学性能好,而且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造价低。圆管涵中最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圆管涵施工工序:
圆管涵施工的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地基处理→管座基础浇筑→管节安装→剩余的管座基础浇筑→接缝处理→洞口砌筑→涵背回填等。
测量放样
圆管涵在施工之前,首先要通过测量放样来确定涵洞平面轴线位置、涵长以及施工宽度,并用石灰放出边线。
地基处理
在管座基础施工之前,必须对基础地基进行处理。进行基底的清理与整平,夯实至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浇筑
管座基础一般可考虑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基础。混凝土基础分两次浇筑:管下基础厚度在20厘米左右,管节安装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的管座基础,基础混凝土标号不应小于1
0号。在管座基础浇筑之前,也可先填10厘米左右的砂砾垫层,用以增加基础的均匀性。为适应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管座基础应设置沉降缝。
岩石地基上也可不做基础而仅在圆管下铺一层垫层混凝土,其厚度可在5厘米左右。
管节安装
涵管一般采用预制件。应待基础强度合格后方可进行管节安装。管节安装,应先在基础上标示出涵管的中心线,并先安装进、出水口处的端部管节以控制涵管全长,然后逐节安装中部管节。并保持整体轴线不出现偏位。各相邻管节应保持底面不出现错口,安装时应用水平尺对接头处进行检查。相邻管节的接缝宽度应不大于1~2厘米。
接缝处理
为防止圆管接头漏水,应对接缝处进行防水处理。一般圆管涵采用平口接头,其接缝通常先用热沥青浸透过的麻絮填塞,然后用热沥青填充,最后用涂满热沥青的油毛毡裹两层。有条件的,也可对管身段进行涂热沥青防水处理。
洞口砌筑
圆管涵一般常采用端墙式洞口(也称为一字墙洞口),可用砌石或混凝土浇筑。端墙式洞口一般在端墙外用锥坡与天然沟槽及路基相连接。石料丰富的地区也可采用八字墙洞口。
为防止水流冲刷,应对进口沟床及出口沟槽进行铺砌加固,铺砌长度一般不小于1米,水流流速较大时可延长铺砌或加深截水墙。
涵背回填
涵背回填应从涵洞洞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进行水平分层填筑、夯实。填筑材料宜选用透水性好的砂砾。
质量要求
圆管涵施工的整体质量要求是:涵洞顺直、进出口平顺,涵管无阻水现象;外观上要求帽石、一字墙或八字墙平直、无翘曲。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施工注意事项有哪些?
钢筋混泥土管涵施工注意事项:
1.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形式进行开挖。开挖之前先进行精确的测量放线,画出开挖轮廓,确定开挖机具停放的位置及弃碴位置,开挖时采用放坡开挖,必要时进行坑壁防护。当基坑位于原有的灌溉水流的沟渠修筑时,要开挖临时通道保护好灌溉水流。
2.基槽开挖后,应紧接着进行垫层铺设。压实度应在90%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
3.基座的施工基座可立模现浇,砼使用强制式砼搅拌机现场拌合,基座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基砼可分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并预留管基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砼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
4.管节的安装圆管涵的砼管节计划在专业预制厂购买,用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管节从下游开始安装,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坡度敷设。
5.接缝处理涵管接缝宽度不应大于10mm,严禁加大接缝来满足涵长的要求,应用沥青或其它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接缝内、外侧,以形成一柔性密封层。
圆管涵缝隙怎么填塞?
1.
管涵接缝宽度不应大于10mm,禁止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长 的要求,并应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接缝的内、外侧,以形成一柔性密封层,再用两层150mm宽的浸透沥青的油毛毡包缠并用铅丝邦扎接缝部位。
2.
在管节接缝填塞好后,应在其外部设置20级混凝土箍圈。箍 圈环绕接缝浇筑好后,应给予充分养生,使获得满意的强度而不产生裂缝、脱落现象。
3.
当管节采用承插式接缝时,在承口端应
圆管涵怎样放线?
1. 首先,进行八字墙斜面放线前,需要设置好坐标基点和桥中心的基线坐标。
2. 然后,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八字墙、斜板、梁板及对应的高程出线确定八字墙斜面的轮廓线。
3. 接着,将模板放在八字墙斜面的轮廓线上,根据模板尺寸和八字墙斜面的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并使用标高仪确定八字墙斜面的高程。
4. 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在斜面的两侧墙体分别设置中线,然后分别以墙体中线为基准,每隔一定距离插入一根细木桩。
5. 再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斜板和梁板的基准线和高程,并使用水平仪器和标高仪进行严格测量和调整。
6. 最后,根据放线结果,调整在墙体两侧插入的细木桩的位置和高程,确保八字墙斜面的尺寸、高程和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就是圆管涵洞八字墙斜面放线的方法,实际操作中需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放线,并注意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