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胍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2025-09-19
24 阅读

双胍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症状、乳酸性酸中毒以及血液系统损害。双胍类药物主要有二甲双胍(甲福明)和苯乙双胍(降糖灵),由于苯乙双胍的不良反应比较严重,我国在2016年底已停止使用,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是常见的降糖药之一,能够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的异生,还能抑制、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从而达到降血糖作用。

1、胃肠道症状,双胍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症状,如出现恶心、呕吐、乏力、消化不良、腹泻、食欲减退等,还会表现出口中有金属味,有极少数患者还会出现胃溃疡。为减轻胃肠道症状,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量,空腹服药会引起胃部反应,建议饭后或饭中服用,若出现了严重腹泻的情况,应立即停药就诊;

2、乳酸性酸中毒,双胍类药物能够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抑制肌肉和肝脏对乳酸的利用,从而增加了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虽然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概率较低,但死亡率高达50%,是双胍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乳酸性酸中毒,要立即停药,并进行催吐、洗胃治疗,并补充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来纠正酸中毒;

3、血液系统损害,目前有研究显示,服用双胍类药物会增加维生素B12缺乏的风险,会出现麻木、反应迟钝、认识功能障碍等早期症状。目前该不良反应的机制不明,患者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测体内维生素B12的水平,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补充维生素B12。

要注意严重肝肾功能不良、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以及重症贫尿和尿酮体阳性者禁用双胍类药物,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10岁以下儿童禁用,服药期间要定期检查空腹血糖、尿糖以及尿酮体。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