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吃太迟会增加哪5种疾病风险

2025-09-19
23 阅读

晚餐吃太迟会增加胃溃疡、胃炎、糖尿病、肾结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风险,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然后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胃溃疡:睡眠时人体的代谢率降低,胃肠蠕动减缓,胃酸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晚餐后距离睡眠时间较近,容易诱发胃溃疡。建议遵医嘱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治疗。

2、胃炎:胃部分泌的胃酸可能在没有食物中和的情况下,持续腐蚀胃黏膜,从而引起胃炎,特别是当晚餐过量或过于油腻时,更容易导致胃部不适和炎症。建议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兰索拉唑肠溶片等药物治疗。

3、糖尿病:晚餐过晚,可能会影响到身体的代谢和胰岛素分泌,此时摄入大量食物,特别是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有效代谢多余的糖分和脂肪,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建议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消渴丸、格列齐特片等药物进行控制。

4、肾结石:如果晚餐吃得太迟,那么排钙高峰的时间也会相应地推迟。此时尿液中的成分容易在肾脏内聚集,从而形成结石。可以配合医生使用排石颗粒、肾石通颗粒、尿石通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晚餐过晚,特别是在睡前不久进食,容易导致血脂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概率。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养成按时吃一日三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身体负担。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