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滞证是什么意思
2025-09-25
11 阅读
脾虚湿滞证是中医术语,主要描述由于脾脏功能失调,导致体内水湿代谢异常,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脾脏在中医理论中具有运化水湿、输布精气、升清降浊等功能。当脾脏功能减弱时,水湿不能正常代谢,容易在体内停滞,形成湿邪。湿邪与脾虚相互作用,导致气机不畅,形成湿滞。脾虚湿滞证的主要症状包括: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身体乏力、面色萎黄、舌苔白腻等。治疗脾虚湿滞证需要调理脾胃,健脾化湿,以恢复正常的脾脏功能和水湿代谢。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草药、针灸、拔罐、推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