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方人到杭州旅游是什么体验?
一个北方人到杭州旅游是什么体验?
第一次到杭州,来之前一定做了功课。
有关杭州的诗文,不枚胜举。
有关杭州的美,数不胜数。
内心带了巨大的期望,一个人来到杭州。
先看什么?
西湖吧。
作为北方人,假如第一次看到一个半是城市半是水的地方,会多少惊讶。
氤氲的空气,满眼绿树成荫。
春天的苏堤,花红柳绿。
漫步其上,温暖、温馨。
美景加美人,西湖,不负期待。
西湖边的岳坟,那是传说中的故事,历史与故事的结合。
四个跪像,跪了那么多年,依旧跪着。
人心向背,自有公正。
岳武穆一句“天理昭昭”,当时没有,有了却迟了。
这是他的悲剧。
对于四个跪了近千年的奸人来说,是不是悲剧?
就看站在什么角度了。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字,说是四个人的后代,提出申请,让他们站起来。
认为跪的时间够了。
我不知真假?
对历史已有定案的人物来说,跪着和站着,没什么区别。
他们不是盖棺定论,而是被写进了历史。
走进灵隐寺,最大的震撼,我觉得是那幅“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的对联。
十四个字,写尽人生。
与弘一大师的“悲欣交集”异曲同工。
人生不就是一场“悲欣交集”的旅行吧?
有幸走进杭州,大幸!随意转进西湖边的浙江省博物馆,看看杭州、浙江的古往今来,看看历代大师巨匠们的雁过留痕,便是旅行的最大收获。
长桥短桥、白蛇许仙,本是平常的景或点,因为传说而生动。
苏小小与武松比邻的坟墓,最让我吃惊。
乘着“油壁车”的一代佳人,与断臂的行者,会有交集吗?
很期待知道点什么?
终究什么都不知。
在是旅行的魅力之一。
倘若什么都知道了,便失去了意味和在此前行的动力。
傍晚的西湖,又一番模样。
“雷峰夕照”名不虚传。
下午在雷峰塔游玩,不但看到传说中的白蛇,还看到以前不知道的佛舍利。
新塔包裹老塔的设计,颇有创意。
听着“南屏晚钟”,漫步长桥,观着雷峰夕照的景,美到了怀疑人生。
秀气、秀美、秀色可餐!这是与北方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
虽然之前有过预想和心理准备,真的到了,玩了、看了,依旧狂喜。
想起柳永的《望海潮》中民居:“重湖叠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想起同为宋人的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丙编》卷一中的一段话:“柳耆卿作《望海潮》词。
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不知道罗大经此话的出处,忽然觉出几分道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湖心岛上,最先冒出的就是这首诗。
岂止是湖心岛。
杭州西湖的每一步,都移步换景。
有机会,再来西湖。
还有那么多的景没来得及逛,还有那么多的美食,没来得及品尝。
不过说一句不好的,西湖醋鱼真不好吃。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