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豪华车的前悬都很短,国产车前悬基本很长?
豪华汽车大多为短前悬汽车,普通合资车与国产汽车前悬普遍偏长,原因为驱动形式不同名词解释:前悬/后悬/轴距汽车的车身长度有三个部分组成,日常评测车辆谈论的轴距仅仅为中间部分,指前后轮轮毂盖中心点的直线距离,这一长度数值并不能作为车辆空间以及操控性能的参照,需要综合前后悬的长度才能准确分析。
前悬指前轮中心点到车头的长度,后悬指后轮中心点到车尾的长度,这两个数值是长一些好还是短一些好呢?
大部分初级汽车爱好者总会认为足够长的前悬才是性能车,殊不知大品牌的操控流性能车多为短前悬,比如法拉利、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保时捷以及相对普遍一些BMW与梅奔等轿跑车。
此类车的前轮几乎伸到了接近车头的位置个,保险杠只是薄薄的一点点;这种设计是否能说明短前悬是理想的设计方案了呢?
解析这一问题需要先了解为什么会有长前悬。
(参考下图)以CC作为参考,该车的前悬很显然是比较长的,造成这种长轴短轴距大前后悬的原因可用四个字总结-前置前驱。
大部分中低端轿车都是FF型前置前驱车,这种结构的特点为直列发动机横置在车头引擎舱内,发动机曲轴平行于前桥直接驱动前轮行驶。
而发动机变速箱与转向机都是横置在前桥,这几个总成总是很重的,看一看前置前驱车的发动机舱吧。
将这些零部件都集中在前轮上则能够为其带来足够大的垂直压力,轮胎的抓地力自然会理想一些;但同时车身尾部的重量也就会偏小一些,那么后轮得到的垂直压力自然更小,车轮抓地力也就变差。
如果将前置前驱车的前桥设计的过于靠近车头,车身重量则会集中在前轮上,车辆行驶中则会很容易出现后轮抓地力缺失导致甩尾侧滑。
于是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前驱车则需要将前轮尽量的靠近中间的驾驶舱,让三大总成的总量往后靠实现前后车身重量的相对平衡。
这就是前驱车为什么会是长前悬的原因,白话的解释则为为了将就一下车辆的操控感。
然而横置前驱由于能大大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所以FF必然成为主流;合资车汽车与中低端国产汽车大多是这种布局,所以短轴长前悬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至于后悬的长度也会长一些,原因也是为更靠近车辆的质心(可理解为最重点)实现轮胎摩擦力的提升。
短前悬性能车驱动形式概述前置后驱或四驱中置后驱或四驱后置后驱或四驱以这种三种驱动形式为主的车辆,其共同特点均为车身可以不长但是轴距总会很长,也就是前后悬的长度非常的短。
敢于如此设计的原因是因为不需要发动机去将就前后轮的垂直压力,比如纵置发动机会与硕大的纵置变速箱与笨重的传动轴,和后桥分动结构连接;这一结构可以有效的平衡前后车身的重量,形成50:50左右的理想重量分配。
汽车的轴距越长则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越高,因为短短的前后悬代表了车轮中心前后的车身重量会更小;重量基数小则能够在过弯时产生更小的横向作用力,这一作用力越小则车轮侧滑失控的概率就越低(失控极限升高)。
于是在轴距可以不被驱动布局结构限制的前提下,前后悬自然会被轴距大大压缩。
中置后驱或四驱车的发动机在中间偏后位置,后置后驱车则是直接把发动机座在后桥上,这些车都不用考虑轴距与前后悬对操控的限制,所以这些车也都是些长轴短悬车。
总而言之优秀的汽车基本都是短悬车,普通代步车是长前后悬为主;如果是前置前驱车打造为短前悬,那么这类车的操控感基本会差的一塌糊涂,这就是长短悬的区别。
编辑:天和Auto内容:原创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