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0.6排量的车,为什么中国没有?

2022-09-30
16 阅读

大家好我是【蓝天】在中国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与汽车工业的滞缓导致我们根本没有自己的汽车文化。

或者说我们还不是汽车强国,哪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是世界第二,也毫无底气的呐喊出自己是汽车大国的口号。

相比于德国与美国来说,我们是没有比较的资格的。

但借鉴日本却是很有必要的事实。

因为日本汽车发展史是个短促的国家,但即使是短促他们也有他们的K-car文化。

这也是本话题中日本拥有0.8排量的汽车的原因。

日本之所以拥有微型轿车文化,其实更多是国情与环境相结合下才产生的结果。

由于国土面积有限,石油资源又不足。

导致国家政策上对轻自动汽车的大力扶持例如购买MPV K-car 就能够享用减税、保险廉价、年检廉价、不必供给车位证明等一系列政策上的倾斜优惠所以这种特殊车型可能也只在日本热销。

至于为什么不出口可能因为利润太低或别的特殊原因。

再反观我国。

不禁有人问我国有汽车文化吗?

那些说后视镜、管绑红布条。

换 杆套一串手串。

中控台摆一个转经轮/观音/弥勒佛。

内后视镜挂护身符/毛主席等等你真可以一笑置之。

汽车文化的精髓要靠其内部结构加以承载,我们大多数认知看的华丽的外表不知这份荣耀要在整体才能体现,你真的知道自己为什们爱车吗,懂汽车文化吗?

至少国人对汽车知识的普及度极其匮乏。

事实上我国还是有汽车文化的,虽然它出现的极其短暂而且还仅仅是软文化。

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导致我国发展除了中国第一个文化-微面文化凭借着低廉的价格与超大的载物空间,微面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中站在了浪尖上,成为了大多数人创业致富的首选。

然而,到了2003年,政府宣布因为微面前端没有碰撞吸能结构,必须停止销售,从此,“平头微面”成为了历史。

而继承者可能就是五菱宏光吧,但那也仅仅是后起之秀。

而老款桑塔纳也算是我国的一种汽车文化,毕竟在这片国土上它有过了三十年。

有着自己的故事却没了自己的传承。

强制报废等政策将富有故事的老车们一举打入冷宫。

而厂家逐利与不思进取更造成了文化断层。

而对于0.6排量的汽车,中国虽然没有。

但可以用借鉴0.8排量的汽车奥拓。

因为它曾经辉煌过。

至于它为什么走向衰败这里的原因则很多。

可能因为国人对大的热爱和面子工程的追求。

可能是政策的限制与车型的老旧。

可能是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选择性的多样化。

但最主要我还是认为是政策的不支持。

就像我浪迹于各大论坛,贴吧,APP里,网友对复产的期望和对现有汽车政策的不满才是根本原因。

而实事求是来说。

而国内微型车普遍配置都是超低,并且为了压缩成本基本用的是10年前的技术。

但K-CAR配置与技术却是逆天的高。

拿本田n-box slash来说,它的顶配车型拥有6安全气囊,电子稳定系统,坡起辅助,自动刹车;舒适配置方面还有自动空调,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电动折叠后视镜;驾驶配置方面还有换挡拨片。

K-CAR上,像自动启停、动能回收、混合动力都可以在K-CAR上见到。

带来的结果是大部分K-CAR的工况油耗都不到4L/100km,有些甚至不到3.5L/100km。

我们觉得价格高这不足为怪,但日本因为有政府的大力惠民政策导致这种车型才是人们的第一首选。

而这种车对国人估计受限最主要原因还是动力和价格原因。

正如我所说随着城市化进城的不断发展与交通越来越堵塞。

导致小型车有了需求。

我国之所以没有。

还是因为政府不愿意让利于民,惠策于民。

而其他因素说实话,开奥拓过来的人并不在意这些。

对此你怎么看?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