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未破悬案?

2022-10-08
28 阅读

1994年,一位名叫朱令的女孩莫名掉头发,在医院住院观察一个月没有查出任何问题,却没想到是被人下毒,凶手是谁?

1995年3月9日,朱令再次全身剧痛,不得不入住ICU病房,就在医生束手无策的时候,朱令的同学提议利用互联网向外界求救,最后由职业病防治所确诊为铊中毒,随后利用普通工业原料普鲁士蓝解毒成功。

尽管医生尽最大努力将朱令体内的铊含量排除,然而严重的后遗症却和她终生相伴,而朱令铊中毒的原因至今未破案,她究竟遇到了怎样的经历,背后的原因既心疼又无奈。

朱令出生于北京家里有一个姐姐吴今,她们一个随母亲的姓,一个随父亲的姓。

1989年4月,正在读北大生物系的吴今在一次野外春游中失踪,三天后在一个悬崖下面她的尸体被找到。

根据朱家亲友回忆:“姐姐吴今死于意外,当时他们同学到野三坡去游玩,回学校时分成了两拨儿,吴今本来是准备后走的,但她突然想起有事情没做完,要先赶回去,就独自追赶先走的那些人,在追赶的过程中不幸坠崖。

”事后发现该悬崖非常隐蔽不易发现,现在在该景区坠崖处还有警示标示。

当时吴今出事后,她的同游的同学均以为她随另外一拨人走了,到学校后又以为她回家了,直到上课发现她不在,才直到出事了,那时已经距离出事有三天了。

事后公安机关排除了他杀的可能,也没有自杀的理由,事件被定性为意外。

姐姐的意外死亡,给朱令全家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朱令改读清华,放弃了报考北大。

1994年11月24日,这天是朱令21岁生日,吴承之专门请女儿到外面吃饭,为了赶清华的一场演出排练,她和父亲在学校附近中关村一家饭店吃了晚饭。

当吴承之拿着菜单订饭时,朱令就开始了肚子痛,吃了几口后,朱令就跟父亲说,难受,吃不下。

吴承之以为女儿劳累过度,或者是肠胃不适,没有太放在心上,留下了钱让朱令第二天去看病,然而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朱令在几天以后,出现了不祥的征兆:掉头发。

1994年12月8日开始,朱令的头发开始脱落,并在几天内掉光,随后她入住医院消化内科病房,虽然没有查出病因,但住院一个月以后,朱令的病情得到缓解并长出了头发,于1995年1月23日出院。

回家后朱令开始出现浑身疼痛的症状,有时肚子疼得整夜都睡不着,且腰部长出带状疱疹,医院的医生也未查出朱令的任何病因,只给她开了氨基酸等消化类药物。

为了不影响学习,朱令坚决要求出院,并在新学期开学时坚持返校,在校的两周时间内,她只去系里上了一次实验课,一次准备补考的答疑课以及一次物化课的补考,其他时间都是整日躺在宿舍床上,补习因住院缺考的几门课。

身体虚弱的朱令,每日早饭是母亲带给她的面包和壮骨粉冲剂,午饭和晩饭都是勉强撑起,买饭菜端回宿舍半躺着吃,口渴时喝的是同宿舍人帮忙打的水。

1995年3月3日,朱令再次因不明原因发病,双脚疼痛难忍、双手麻木,不得已再次独自回家,朱令告诉母亲:“我全身都疼,最疼的是脚”。

朱明新赶紧带着女儿前往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门诊就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建议朱明新赶紧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与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做鉴定,因为朱令的症状和6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例铊盐中毒病例很像。

不过,后来因各方面原因以及条件限制,朱令没有做铊中毒鉴定,而是在医院急诊室一边观察一边等待住院床位。

1995年3月23日,朱令中枢性呼吸衰竭,协和医院采取了气管切开术,并朱令进行了多项检测(包括艾滋病病毒HIV、脊髓穿刺、核磁共振、免疫系统、化学物质中毒、抗核抗体、核抗原抗体和莱姆病等),但除了莱姆病以外,其它项目的化验结果皆为阴性。

1995年4月,朱令中学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城去医院看望朱令,看到朱令憔悴的模样,贝志城决定尽最大努力帮助她,于是他找到在实验室能用UNIX上网的同学,请他帮忙在互联网上发电子邮件求助,描述朱令病情希望得到专家意见以确定病因。

当晚他们从北大力学系联入Internet,在Internet的新闻网、 Usenet和 Bitnet的邮件讨论组中发出求援信,并 3小时内就开始收到回信。

接下来的十几天时间里,他们共收到来自18个国家的专家回信1635封,其中30%认定为铊中毒。

贝志诚在北大征集了20多名北大同学义务翻译,不断地把信件译成中文,送给朱令父母,希望他们尽快转交给主治大夫,给朱令做一次是否铊中毒的检测,但是医院均以“干扰治疗”的名义拒绝。

被协和拒绝后,朱令父母得知北京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可作铊中毒鉴定,在一位医生暗中帮助下,取得朱令的尿液、脑脊液,、血液、指甲和头发,于1995年4月28日去到北京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进行检验。

当天出具的检测报告认为:朱令为二次铊中毒,第二次中毒后朱令体内铊含量远远超出致死剂量,并怀疑有人蓄意投毒,同时建议服用普鲁士蓝解毒。

吴承之怀揣2000多块钱买了一小箱普鲁士蓝,朱令服用之后,病情立刻得到控制,逐渐稳定,开始好转。

既然医生说有人蓄意投毒,朱令的父母第一时间选择报警,据公安局有关人士说:“因为铊是一种剧毒化学品北京市工作中需要使用铊和铊盐的单位只有二十多家,能接触到铊的只有二百多人。

”朱令家人委托的两名代理律师指出:“根据警方提供的情况来看,有人故意投毒是朱令中毒的真实原因,也就是说背后存在一个凶手”。

而最有嫌疑的则是朱令的室友:孙维。

为什么这么说?

1、当年清华大学中,孙维是校内唯有机会接触到“铊”的学生。

2、检验结果证明,朱令是先后两次铊中毒,而第二次中毒地点很可能是在宿舍內。

3、报案后没几天,朱令住过的宿舍就发生了一起离奇的盗窃案,唯一丢失的是朱令曾经用过的一些洗漱用品,这很显然是在销毁投毒证据。

而说起朱令和孙维的关系,也是有点隔阂的,并且发生过多次的不愉快,因此两人的关系并不好。

因此,在1997年4月2日这天,孙维作为朱令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北京市公安局14处带走,并在印有犯罪嫌疑人的纸上签字。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被连续侦讯审问8个小时后,孙维被家人接回家,这其中有人认为是她爷爷的关系。

孙维的爷爷孙越崎曾是中华民国政府孙科內阁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行政院资源委员会委员长、何应钦内阁内任经济部长等部会首长。

1950年代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重要成员,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曾当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委、副主席、监委会主席、名誉主席等职。

因此,坊间就有传言,说是“凶手”打通了关系,才导致有关部门的调查中断。

而此时的朱令由于误诊延误了治疗,铊毒破坏了朱令的大脑神经、视觉神经和四肢神经,导致她成为了100%伤残。

朱令家人认为,协和医院误诊并耽误了治疗时间,才使得铊中毒给朱令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

于是一纸诉状将医院告上法庭,要求医院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失近80万元。

1997年10月,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中心作出医院不存在过失、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最终以小部分责任补偿朱令医疗等损失10万元。

而这起案件从1995年至1997年之间,警方多次告诉朱令的家人:只剩一层窗户纸了,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

而到了1996年时,警方突然说:“案件难度很大,仍在努力之中。

”,从此这个案件没有任何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警方迄今一直怀疑为朱令同舍和同班同学的一位女生是投毒真凶,但是嫌疑人利用铊中毒测试报告出得太晚,破坏了朱令宿舍的物品,使得仍还有小于1%的硬件证据缺失,但警方表示不会放弃并有自信心在公开的法庭上给嫌疑人定罪。

但匪夷所思的是,1998年8月25日,公安机关宣布结案并以“超过法定期限”为由,解除孙维作为嫌疑犯所受到的强制措施。

这让朱令的父母无法接受,明明有明确的怀疑对象,为何几年时间没有结论,就这样草草结案,面对这样的情况,朱令的同学贝志城再次出手相助。

2002年,贝志城以真名实姓在“新语丝”网站发表《朱令案件的一些情况》一文,介绍了一些内幕,直指凶手是孙维。

在网络上,很多网友谴责孙维为投毒者,一些网友找出了孙维的家人、住址、所在单位等信息,还有朱令和孙维所在班级的同学列表,而对于外界的愤怒,孙维只是否认外界关于她是清华唯一可以接触到铊的学生的焦点问题。

随着社会舆论的加剧,2006年初,此案昔日唯一的犯罪嫌疑人孙维更名为孙释颜,将原本1973年8月10日的出生日期更改为1973年10月12日,并用中学时期拍摄的身份照片办理了新的身份证件。

但是,孙维的改名并没有将这件事淡化,反而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与此同时,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东方时空》节目播出专题记录片《朱令的十二年》将此案的关注又推至一个更新更广的高度。

纪录片反应了大众对于此案的关注,舆论认为警方有责任、有义务向公众澄清并及时回应:1、朱令案到目前为止19年悬而未决的局面,究竟是何原因?

2、警方当时掌握了哪些证据?

3、案子卡在哪里?

4、当初警方那些\"只剩一层窗户纸了”的表态是否属实,又指向哪个嫌疑人?

5、对朱令家属的询问乃至申请信息公开,究竟为何搪塞、不予告知?

6、玄之又玄的所谓\"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具体指的是什么?

7、特别是公众质疑的,当年本案有没有受到权力的不正当\"干涉”?

就在所有人面对这种种的疑问,还没等警方给出解释的时候,朱令的父母有突然收到一封来之美国的电子信件,信中的言词让人震惊不已。

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主要是因果报应,自己种的恶果,结了今天的恶果,她(朱令)影响别人睡眠已经两年多了,同宿舍的人都处于半崩溃状态,且忍无可忍,只想将她逐出宿舍,要她生病留级,将她病殘纯属意外。

也就是说,朱令的中毒就是有人为之,只要找到这个发件人,就一定能找到凶手,可惜的是,这封电子信件来自美国洛杉矶,至今都没有查到发件人的任何信息。

而朱令被投毒的案子,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侦破,也成为了一个悬案。

从1994年中毒至今,经过十年多的康复治疗,由于铊中毒损伤的不可逆转性,朱令的智力、视觉、机体和语言功能都没有得到恢复,留下永久的严重后遗症,朱令的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必须由年迈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

作为朱令的父亲,朱明新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个是希望朱令能够更好地康复;二是希望公安局能够缉拿凶手。

朱明新最想给女儿的还是一个公道。

无论是谁毒害了朱令,都将会活在自己的内疚和指责之中。

而我们唯一能说的就是: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不到,希望正义能早一天到来,不要让这句话打破我们的信仰。

图片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