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要见乾隆生母,他的目的是什么?
康熙至少有400多个儿媳,其中只有2人得到过康熙帝的好评,她们分别是胤礽的太子妃瓜尔佳氏;雍正侧妻钮祜禄氏后来的孝圣宪皇后,也就是乾隆帝的生母,而这2人中独有乾隆帝的生母让康熙帝倍加赞赏。
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弘历十岁时,在一场宴会上,康熙帝当着众人的面提出要见钮祜禄氏。
说起来钮祜禄氏的出生并不算太高贵,她出生在满族一个普通的官宦家庭,他的父亲凌柱是四品典仪官。
不过她的祖上是高贵显赫的,她的天祖父是康熙朝四大辅臣遏必隆的曾祖父,即阿灵阿巴颜。
阿灵阿巴颜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萨穆哈图,老二叫都陵阿。
老大的儿子叫额亦腾,额亦腾就是孝圣宪皇后(乾隆生母)的曾祖父,老二都陵阿的儿子叫额亦都,额亦都便是皇太极元妃(原配)钮祜禄氏的父亲,遏必隆是额亦都第十六子。
到钮祜禄氏这里家世不再显赫,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钮祜禄氏被指婚给康熙帝的第四个儿子胤禛,这一年,她虚岁13岁,胤禛26岁。
钮祜禄氏父辈在身份爵位上和胤禛府邸的不匹配,直接影响了钮祜禄氏在府中的身份、地位和待遇。
使钮祜禄氏在雍亲王府以“格格”的身份存在。
这里的格格,并非是对皇室女儿的那种高贵的称谓,而是指清皇子的妾,在府里干一些杂活,地位低下,和丫鬟仆人差不多。
另一方面,钮祜禄氏的容貌并不秀丽, “浓眉大眼,脸盘太宽”,“五大三粗似男子”。
就这样的身份,就这样的样貌,注定她没啥机会亲近四皇子胤禛。
因而,十多年来她一直都没有得到过胤禛(雍正)的宠爱,一直都是格格的身份。
后来有一年,胤禛得了一场重病,会传染病,病情十分严重,几至丧命。
胤禛的其他妾室和下人都想法躲避,唯有钮祜禄氏亲自近前服侍。
钮祜禄氏疼在心里,不眠不休地去悉心照料去安慰,不敢离床榻半步,不住地祈祷胤禛赶快生龙活虎起来。
终于胤禛康复了,钮祜禄氏的真情打动了雍亲王,胤禛一时对她动了心,钮祜禄氏轻而易举怀上了胤禛的骨肉,第二年就在雍亲王府东书院的“如意室”生下一个大胖小子,普天同庆。
从此开始了真正的母凭子贵。
弘历的出生让康熙如意,让胤禛如意,让钮钴禄氏更加如意。
康熙要见钮钴禄氏,主要因为弘历。
没有弘历哪有她以后的荣华富贵。
弘历出生时,上面一共有四个哥哥,三个哥哥都死了,其中有一个早夭未序齿,只有一个哥哥弘时还活着。
弘历在胤禛诸子中排行老四实际上是老二。
弘历自幼聪明在钮祜禄氏的教育下很懂事,他五岁就学,过目成诵。
康熙帝有24个成年的儿子,孙子很多,有近百个孙子,有很多孙子他都没见过。
康熙帝有一次去雍亲王府,远远看到了弘历和弘时两个孙子,他看到弘时放纵,行事不谨慎,当他见到孙子弘历时“见而惊爱”。
这是他第一次见弘历,那时弘历才十岁,他眉清目秀,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英气逼人,他聪明伶俐思维敏捷,凭着康熙帝几十年阅人无数的经验,认为这孩子不一般,于是马上下令亲自把他养育宫中,亲授书课。
康熙帝还给他请了高级老师辅导:让中了进士,被选庶吉士的富察·福敏教习弘历;让文武双全的康熙第二十一子胤禧教弘历射箭,胤禧从九岁就在塞外混,箭术高明,而且善书画,擅长山水、花卉画,弘历受他影响很大;康熙让他的第十六子胤禄教弘历学习火器,胤禄爱好学识,一生精数学,通乐律。
“圣祖见而锺爱,令读书宫中,受学於庶吉士福敏,过目成诵。
复学射於贝勒允禧,学火器於庄亲王允禄。
”《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康熙帝还让弘历跟着一块去巡幸热河避暑山庄。
在一次木兰围场猎熊之后,康熙帝对弘历更加喜爱。
当时一只熊被射倒,奄奄一息的样子,康熙帝让弘历上前给它补刀。
康熙的目的是:一方面培养弘历的胆识,另一方面让弘历获得“初围获熊”的美名。
可是,在康熙发话之后,弘历并没有什么回应,不知在想什么愣在那里,并没有策马扬鞭的意思。
有侍卫偷偷提醒他,弘历才回过神来,大家都将注意力倾注到弘历身上。
只见他策马狂奔,往垂死的大熊奔去,还没到大熊跟前时,看似因受重伤无力叫唤的大熊突然翻身而起,怒吼一声直扑弘历。
康熙帝眼疾手快只用一枪就将熊毙命。
康熙回到大帐中,对随驾的和妃说:“弘历这孩子命可真贵重,如果他早一点催马过去,肯定会下马刺熊,不知道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这孩子福大命大,将来的福气一定大过我。
”“木兰从狝,命侍卫引射熊。
甫上马,熊突起。
上控辔自若。
圣祖御枪殪熊。
入武帐,顾语温惠皇太妃曰:“是命贵重,福将过予。
”《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不料想康熙帝的话一语成谶,后来弘历称帝(乾隆帝),成为整个清朝在位时间最长、寿命也最长的皇帝。
由于弘历所作的太令康熙帝喜欢了,康熙帝情不自禁想见见弘历的母亲。
他非常好奇,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能生育出如此优秀的孩子?
于是康熙帝就当着众人的面下旨,召见钮祜禄氏。
康熙帝第一次见到钮祜禄氏心花怒放,他看到钮祜禄氏很粗壮,大手大脚,脸盘子大而饱满,忍不住连声称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
康熙帝要见钮祜禄氏主要因为他喜爱弘历,一时高兴要见弘历的母亲。
半岛的官方记录《朝鲜李朝实录》中对于康熙皇帝临终前对大学士马齐说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
”由于弘历在康熙末年得到康熙帝的宠爱,在九子夺嫡中,胤禛在争夺储位时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最终胤禛胜出。
胤禛称帝后,便把年仅13岁的弘历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储君.,为此,钮祜禄氏得到雍正帝的恩宠。
雍正登基后,就把钮祜禄氏封为熹妃,雍正八年晋升为熹贵妃。
雍正帝最宠爱的年氏病逝,年氏的孩子福慧也去世了。
雍正帝常年不分昼夜地忙于政事,晚年,沉迷于炼丹,而熹贵妃年老体衰,没什么计策去搞宫斗,除了心眼直,虔诚,没什么可吸引雍正皇帝的,晚年的他对钮祜禄氏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爱。
钮祜禄氏全部靠着儿子得以享受荣华富贵。
自从康熙帝宠爱弘历以来,雍正帝对聪明的弘历更加精心培养,弘历很有上进心,很快精通满、汉双文,武功也不错。
雍正元年和二年,弘历一连两次替父“祭景陵”,向满朝文武昭示着下一任储君非弘历莫属 。
而弘历的竞争对手弘时看到自己没希望了,就破罐子破摔站到雍正的死敌那边,惹恼了雍正,被削宗籍 ,抑郁而亡。
弘历唯一的竞争对手不存在了。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病逝,内侍在“正大光明匾额” 后取出谕旨,弘历承继了帝位是为乾隆帝,44岁的熹贵妃晋升为圣母皇太后,居住在慈宁宫。
乾隆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孝顺,他非常疼爱自己的母亲,拿出天下最好的来供养自己的母亲,每天都抽出时间不离左右陪伴,陪她聊一天,满足她的各种所需。
在乾隆的14次旅行中(4次南巡,4次东巡,3次巡幸五台,2次诣盛京,1次巡幸中州.)他都带着皇太后一起共赏天下美景,共享天下美味:各种节日配太后共庆,如:万寿节必率王大臣行礼庆贺,太后过六十、七十、八十大寿,大搞庆典,一次比一次隆重,只为让母亲开心。
特别是太后八十大寿更加隆重,60多岁的乾隆帝穿着彩衣专为母亲而舞,承欢膝下,皇太后享尽了人间的“福、禄、寿”。
公元1777年,太后生病,乾隆帝嘘寒问暖,一有空就跑去母亲身边照料,正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情严重,乾隆帝一连看望了母亲两次。
夜深了乾隆帝还在床边守候,一直到二十三日子刻,太后闭眼,乾隆帝陪她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钮祜禄氏86岁寿终正寝,葬泰东陵,那时候乾隆皇帝67岁。
乾隆把太后风光大葬后,还命人建造金发塔来放置孝圣宪皇后生前梳落的头发,表示纪念。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因着有个好儿子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她心胸开阔无欲无求,寿数之高,在清代皇太后首屈一指,这在中国历代皇太后中是极为罕见的。
总结:康熙帝之所以要见乾隆帝生母,主要因为他的“好圣孙”弘历,从他第一次见弘历就喜欢上了这个孙子,有意立雍正为储君,让弘历当太孙。
召见弘历生母的目的:康熙帝召见弘历的母亲也是为大清以后着想,朝政是否稳固,后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熙帝见钮祜禄氏贤惠,无欲无求,母慈子孝,表示很满意,因而就说出“是有福之人”那样的话。
另外,康熙共有四位皇后,他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是遏必隆的女儿,是康熙帝最爱的女人,所受尊荣比起她的前任孝诚皇后有过之而无不及,她未经选秀一入宫即为妃,可是她却在被册立皇后不满一年就去世了,没留下任何子嗣,康熙帝非常伤心。
见到弘历后,康熙帝心目中已确立皇位继承人,心里高兴,召见她的后辈钮钴禄氏属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