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威海市的互联网科技创业环境如何?实地考察去哪里最合适?

2022-10-09
6 阅读

比较困难,我是威海人,在威海很多互联网企业干过。

我原来的公司尝试过很多项目,因为公司本来就是人力资源起家的,有本钱,也一直在想搞互联网项目。

遇上过很多困难,并且不好解决,好几个项目都处于盈亏边缘。

公司的目标其实是对标美团/BOSS直聘/58同城/社区团购,等等,就是一个本土化的APP。

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保证在本地有足够的注册量和使用量;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第一,本土没有什么人才,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一二线下来的人经验严重不适用;这几项,导致公司踩上各种坑:那一年公司感觉抖音必火,于是成立了短视频的创作组。

剧本主播导演剪辑,整个小组特别齐全,结果呢,砸了二十万,只收获了一个抖音万粉的账号。

并且本地运营十分困难,覆盖不了成本;后来从北京来了一个运营,使用了北京的经验,其实很简单,就是送礼品扫楼,下载;、用他的经验,一个业务员一天在北京搞定一百个,问题不大。

但是在威海,一天连20个都没有搞定。

主要是这城市人口密度比较小。

后来换过一个运营,采用了户外投放广告的传统模式,下载有礼。

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的,那就是大家都看见了广告,但是没啥下载量。

原因很简单,其中 有个逻辑他没有想明白:那就是商家为什么要做广告?

广告是为了告诉大家自己在城市里面的存在。

但是在四线城市里,这个逻辑是不存在的,因为城市小,人口有限。

你开业那天放一阵鞭炮,基本上 全城都知道你的存在了·····因此户外广告根本就没有投放的必要····因此,公司的重点是在活动,即线下活动·····但是这需要人才,在四线城市,人才招聘也是个问题。

你想在威海搭建一个技术团队,基本上找不到人,码农们在中小城市是稀缺动物。

这个城市小,生活节奏缓慢,你想在很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用户,极其困难。

因此你需要投下巨大的人力,去推动线下,缓慢地推进。

很快,我们对标的社区团购倒了····抖音运营也停滞,因为反复探店没有必要····很快,我们对标的那些巨头们,也慢慢地成了一个夫妻店···我们的项目也慢慢地变缓,即一个挣不到钱又饿不死的规模···说白了,这个小城市,商业规模就这么大,而互联网科技其实是为商业提供服务的。

这种现象其实在互联网1.0时代就展现过。

当时威海最火的互联网企业是威海信息港,现在这企业还活着,处于一个尴尬的规模,养活着一个小团队,挣不到大钱,也饿不死的情况。

总之,这个地方就这么小,就那么多人;十年来,一波又一波的互联网投资者在这里犁地,早起的信息港,后来的滴滴,百度,58同城,BOSS直聘,美团,饿了么,京东便利店···搞来搞去,都是小把戏,这其实是四线城市以下的必然结果。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威海的经济其实还是不错。

这里有不少比较牛逼的企业,他们的主要产品其实都是要走出威海市的。

四线以及县域才是中国制造业的血脉集散地,是产品输出端。

而互联网企业重点是整合,那有光在输出端进行整合的?

有啥好整合的。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