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娘子白素贞的身世之谜是什么?

2022-10-09
27 阅读

大家先唱起来: 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啊…啊…啊哦,啊哦诶……白姐姐是修行千年的白蛇精,传闻背景比较神秘,人家老公名中带\"仙\"字,命也,硬是从蛇精修成人间白富美女神,千年传颂,男人垂涎,不服不行。

白蛇传千年演绎,先是民间流传,后有文人整理创作,再投射到民间传说和曲艺,最后出现影视和游戏。

白蛇传演绎很复杂,版本非常多,白姐姐的形象和身世也在变化。

小编要把白娘子撸直了,大家看个清爽。

1.先说影视中的白娘子白素贞初为青城山下一条小白蛇,后在峨眉山修炼千年,并得道,可幻化人形,可美可美那种。

白素贞在杭州西湖遇见小青,并结为姐妹,然后开始浪漫人蛇情未了。

我们看下白素贞有哪些背景。

❶白蛇现形端午节有\"除五毒\"习俗,许仙诱使白素贞喝下雄黄酒。

大官人杀敌五百,自损一千。

娘子现原身,许仙自己吓得直挺了。

说明: 大家觉得许仙有些过分了,实际上影视剧已经美化许仙了,以前的他更渣。

这节在文学和戏曲中称《端阳》。

❷白蛇偷丹白素贞无心计较,只有瑶池的灵芝草才能救活许仙。

姐姐铤而走险,上天庭偷仙草(灵芝草或仙丹),结果被圣母一行撞见。

白素贞只好求情,开口第一句话便说\"念在弟子也曾拜在骊山老母门下,请圣母开恩\"。

借白素贞亲口,我们知道了一个重要信息:白蛇曾经拜在黎山老母门下。

当然白姐姐所言真假难说,圣母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很生气,妖孽要走,那是没有门。

这节称《求草》或《仙草》。

❸观音救场就在白素贞麻烦之时,南海观音大驾光临,并为白蛇求情。

观音曰:\"紫微星有难,我不与他们方便,谁与他们方便?

\"台词或有误,观音把\"文曲星\"说成了\"紫薇星\"。

\"文曲星下凡\"一直是旧说,但紫薇星化身白素贞绝无可能,紫薇大帝什么身份?

怎么可能和蛇精扯上关系?

不过不影响结局,圣母要给观音和文曲星面子。

电视剧里,白素贞不止一次化身观音,这是犯大忌。

不过人家是为行善,客观上也宣扬了菩萨和佛教。

观音也就装不知道算了。

而白素贞也有了\"白衣观音\"之美名。

白素贞被关雷峰塔,也受过观音点化。

❹文曲下凡文曲星投胎在白姐姐腹中,这个说法在早期民间、戏曲和文学上都没问题。

文曲(天权),指北斗七星中的第四颗,居于七星中间。

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四季旋转。

紫微星是北极星的别称。

电视剧暗示白素贞为紫薇星下凡,源于七星围绕北极星旋转,文曲星有缘转世到紫星白姐姐腹中。

这种感性说法没有问题,但不符合文化。

白蛇水漫金山寺,因已怀孕,法海无法降伏白蛇。

当然法海说法很敞亮:\"文曲星保护着你,我就放你一马。

\"法海用行动呼应了观音和圣母的对话: 白蛇的确怀了文曲星。

小结:缘就是劫,劫就是缘,白蛇注定的命运。

白蛇初心为善,故怀文曲星,观音照顾,圣母宽容,也是必然。

由于文曲星、观音和圣母的缘分,白蛇自称\"拜在黎山老母的门下\"也被默认,人神皆不细究。

白蛇身世的演绎,反映了世人的同情心理和人文情怀。

早期文学和曲艺又是怎样的呢?

2.文学和戏曲中的白素贞白蛇的故事源于唐宋民间传说,后来有了评书等形式,然后文人开始整理创作。

❶《白蛇传》的演变1)最早出处《西湖三塔记》白蛇故事最早记载在《西湖三塔记》,编在《清平山堂话本》,作者为明代洪楩。

话本,就是\"底本\"、\"词话\",始于宋代的一种文体形式,类似小说,可读,可说,可唱,是民间说书的重要题材来源。

当然,此时的白蛇故事非常简单。

2)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明朝冯梦龙搜集并整理,写了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故事加以完整。

法海撺掇许仙,合谋使诈收服白蛇。

故事结束。

这里,白蛇和小青(青鱼精)都是蛇妖形象,小说目的在于惊醒世人。

或许,冯梦龙深受唐宋志怪小说影响。

3)玉山主人小说《雷峰塔传奇》在冯梦龙基础上,清代玉山主人写了白话神魔小说《雷峰塔传奇》,故事已经很丰满,有了《端阳》、《求草》诸多情节。

小青由青鱼变成青蛇,以更契合二人姐妹情。

清人觉得很遗憾,心生同情,于是增加了很多故事,青蛇和白蛇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和正义感。

故事最后,许家被赐诰敕,状元先去金山寺请父亲,后祭塔时白蛇即被放出(剧情较简单)。

二人当场被法海度升仙班。

4)方成培定稿《白蛇传》母本清人方成培很会写戏,情感拿捏独到。

先是黄图珌版的《雷峰塔》妖味太浓,梨园和观众都不买账。

方成培精心改编,大获成功,\"断桥\"、\"端阳\"、\"求草\"和\"祭塔\"故事更加丰富细腻(尤其是\"断桥\"),乾隆御览定稿,从此成为《白蛇传》的母本。

白蛇传家喻户晓。

方成培创作的《雷峰塔传奇》为戏剧,为区别玉山主人,后人常称《雷峰塔》。

今天京剧和昆曲中的《盗仙草》和《断桥》等折子戏,都是完全参照方本的《雷峰塔》。

❷文学和戏曲中白蛇的背景我们参照玉山主人的《雷峰塔传奇》,窥一窥小说里的白蛇有什么背景。

注: 小说里称白娘子为\"白珍娘\",许士林为\"许梦蛟\";许仙就是许仙。

(白蛇)叫声:\"师兄请了。

妾非别人,乃是黎山老母徒弟白珍娘是也。

\"——玉山主人·雷峰塔传奇白姐姐偷仙丹,见白猿童子把门,于是自称\"黎山老母的徒弟\"。

不料童子一句话把白素贞吓坏了。

\"若是老母徒弟,为何满脸妖气!现今老母在洞……我今拿你进洞辨个真假。

——玉山主人·雷峰塔传奇一听说黎山老母在和圣母讲法,白蛇心想完蛋了,打伤童子,抢了仙丹却没跑掉。

这时观音菩萨确实也来救场了。

观音说,白蛇与许仙有夙缘,文曲星将投她腹中,待满月之日有人来收她。

誓言应验(白蛇曾对真武大帝发誓),白蛇会被压在雷峰塔。

文曲星成名后,白蛇得了敕封方成正果。

此时不可伤她性命。

望圣母宽恕。

结论很简单:白素贞盗丹,无奈才谎称是黎山老母的弟子,不巧老母恰在王母洞中讲法。

如果所言属实,白素贞就不会吓跑了。

白蛇在西湖遇见荡魔祖师真武大帝,吓得胆战心惊,强作镇定禀告真武大帝。

\"小畜乃青城山清风洞白蛇精,修行一千八百年,并不敢毒害生灵。

至今未得正果,今往南海求见观音菩萨。

不知圣帝驾临,小畜有失回避,死罪死罪。

\"——玉山主人·雷峰塔传奇果然是越美的女子越会撒谎。

谎称拜见观音,也是白蛇脱身之计。

一,多少会给观音面子,二,白蛇正义之言,真武大帝放过了白蛇,但白蛇水漫金山违背了\"不杀生\"的誓言,被压雷峰塔就是她的劫。

\"小畜乃青城山清风洞白蛇精\",这句才是实情。

白素贞只是青城山下的一条白蛇,有缘成精,仅此而已。

文曲星投胎,那是后话。

写在最后据说白蛇传源于一则大唐蛇妖故事:男子李黄游长安,艳遇一绝色白衣女子,共度三晚。

李归后头眩体沉,便裹被躺下。

李妻发觉丈夫一身腥臊之气,便去查看,惊见丈夫被筒里正一点点变得虚空。

李妻揭被,丈夫躯体已化血水,只剩被外的脑袋。

家人打听白衣女住宅,赶过去发现空宅无人。

邻人说,槐下常见大白蛇出没。

故事记录在唐代《博异志》,当是蛇化人形的最早故事。

后来《太平广记》收录了《李黄》,故事越演变越精彩。

这个故事被认为是《白蛇传》的雏形。

白蛇从蛇妖演变成仙女姐姐,背后是世人对封建婚姻下女子的同情心理,以及正义控诉。

白蛇和青蛇的形逐渐完美化,弥补故事缺憾的同时,也是人们自我慰藉的过程。

如今影视改编,白蛇出身即正派,姐妹也多了些女子的俏皮,以及人间烟火味,满满的真性情与亲和力。

与文学不同,小青与白素贞夫妻一起升仙。

这都反映了世人的感性心理和人文情怀,她们的完满好像就是我们的宽慰。

十岁时救过一条冻僵的小蛇,我都主动来到江南十多年了,哎,一点动静都没……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