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时期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粮食,而解体后的俄罗斯却是粮食出口国?

2022-08-10
5 阅读

这个答案很简单,甚至有人已经为苏联指出了出路,但是高傲的苏联拒绝了改革。

并最终导致解体。

这个答案就是:大锅饭。

大锅饭本身不是贬义词。

在一个行业需要大量资金技术投入时,这时候集中全国之力,形成垄断,进行突破。

可以说这种“大锅饭”一点错也没有。

全世界高精尖的产业全都是大锅饭。

但是当一个非常非常低级劳动,无需过多精力的劳动,采用大锅饭模式就会出现问题。

后来我党总结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

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大锅饭的问题。

苏联搞得集体农庄和中国搞得人民公社都属于大锅饭。

在最初的激情结束以后,大家发现一起劳作时,偷懒的偷懒也行,老实的老老实实干活也行。

但是有把力气的却不能为自己多干,那是资本主义。

你可以为集体多干,但是却没有奖励。

最后大家都失去了激情。

粮食的产量,牲畜的产量之低可想而知。

中国小岗村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

现在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沈浩精神起源地。

而在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这就是“包产到户”。

简而言之就是:把土地分给每户,自己发展,产出的按照国家要求部分,按照比例交给国家。

多余的部分给自己。

因为多余归自己,大家劲头一下上来了,劳动力瞬间被释放出来。

这个模式最终推广到全中国农村,中国的粮食问题瞬间得到了解决。

而苏联情况和中国一模一样,但是苏联自己没有产生小岗村。

而在中国农村发展如此之快的情况下,苏联也没有派人来中国进行学习经验。

加上其他失误(种植什么玉米等非本地可以生产作物),在中国农村改革成功13年后,蹉跎到1991年,庞大的苏联终于撑不住解体了。

解体以后俄罗斯土地被迅速私有化。

完成了中国似的“包产到户”改革。

这时候生产力得到了释放,粮食产量开始了稳步增长,俄罗斯终于变成了粮食出口国。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