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废物最无能最悲惨的北京本地80后男士能沦落到什么程度?

2022-10-10
11 阅读

我有一个表弟80后,北京海淀区土著,大专毕业,没有房子 车子,工作就是干销售的,从初中就搞对象,不知道搞几个了,越搞越次,女孩大了不会像小姑娘几句好话就骗到手,家里一般工人家庭,有点积蓄犹豫不决,下手晚了,最后只能够买一个厨房面积太小,后来做一个北京土著倒插门的上门女婿。

北京的孩子学习不好,家庭一般工人,生活也是很艰难的,另一个亲戚学习差劲,爱打篮球个比较高帅,当警察了,80年代对学历还要求不是很高,从我这边借钱送礼,用我一个月工(42.3元),还真成了,现在已经内退了有房有车,这是低学历算混的不错的,现在学习不好基本都没有啥越阶层的机会了,过去倒爷 练摊,官倒、机制转型等暴富那批人基本都退出历史舞台,今后只有靠真本事去拼杀,北京人没有什么优越条件了,本地人混的比较差的出路如下:1、找个外地有钱、有房想在北京落户及子女教育方便的,利用自己北京土著户口优势。

看牙认识一个比较优秀的女牙医,人也长得漂亮,东北人,身条很好说话声音也好听,来北京早,有房有钱,但婚姻耽误了,年龄大了,但很务实,找北京开出租土著,现在都生两个儿子了,感觉这个牙医真有点委屈了。

2、政府帮助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住房,我们健身房有个人高马大教练,东北的家,他搞个会员是大龄剩女,北京土著,前几年让公司开一个收入证明,租政府的廉租房,现在孩子已经4-5岁了。

总之,大城市那个收入阶层都有,最大开销就是房子,靠工薪阶层收入购商品房可能性越来越小,女孩说:“没有窝蛋下在哪里”。

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爱情是不能掺杂物质等因素,现在是物质基础条件匹配的婚姻,房子、车子、户口在婚姻中有时占了主要因素,爱情基础就不稳定,这也是离婚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房子采用新加坡模式,政府应该负起责任来。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