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古代北伐很少成功?
南方虽然面积广大,但山地多,原始森林多,平原少,在历史上论人口,论经济是没有办法和北方比的……拿三国而言吧,占据北方中原大地的魏国人口有103万户,吴国人口52万户,蜀国人口只有28万户,吴国蜀国加在一起还远不如魏国人口多,何况当时蜀国表面大,实际上只控制四川,吴国也是占据了江南和湖南,两广福建,人口更是稀少……根据研究,唐朝以前南方人口连北方人口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唐朝时,虽然江南一地得到部分开发,已经属于繁华之地,但是在人口方面,唐朝南方人口也比不过北方人口……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两宋……这种情况,南方想北伐,就跟小国打大国一样,成功率自然不会太高……何况冷兵器时代,骑兵天下无敌,南方山地多,不适合养马,故很难建立专业的骑兵队伍,但是南方有个优点就是易守难攻……所以东晋宋齐梁陈,还有南宋能够长期和北方对峙,南宋还成为抵抗强横一时的蒙古帝国时间最久的国家……另外,南方各地被山川森林阻断成不同小区,各地互相联系很难,很难组织凝聚力强大统一的政权,甚至人们的生活习惯,方言都彼此不同……人们不太可能翻越无数大山,建立统一的军队……所以很多时候,一旦北方军队渡过长江,南方那些零零星星的孤立无援的地区政府,就会直接选择投降了……而北方却是连成一片的土地平原,能够建立凝聚力很强的军队进行抵抗,这也是北伐如此困难的原因……但是南方并非一点机会没有……经历五代十国,和靖康之变后,到了两宋,南方远离战乱,人口和经济大为发展,已经开始超越北方……北宋时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从此以后,北方经济上彻底落后于南方……正是因为南方人口和经济可以负担起军事后勤,所以,这时候才有了一直奉行广积粮食政策的明朝朱元璋北伐成功,第一次由南向北统一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