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大众车,你有什么建议?

2022-10-10
7 阅读

开过不下20款大众车,又买过3款——中规版进口蔚揽、美规CC、美规速腾,已经总结出大众车的一些规律了。

优点其实没啥可建议的,谁都喜欢,就重点说说普适性较强的缺点吧:座椅舒适性较差首先,大众的椅面普遍都比较硬,如果0是最软,10是最硬,大众的座椅基本都在7-9,前排座椅的两翼在上下车时甚至会有点儿硌大腿。

唯一的好处是前排包裹性好,遇到过弯侧倾和不对称颠簸时座椅对身体的固定和支撑作用比较强。

其次,后排坐垫偏短。

对家用车来说,长度超过50cm的坐垫算比较长的,而大众的绝大多数车型坐垫都在50cm以下,对大腿前部的承托不太到位。

即便是后排能跷二郎腿的迈腾,坐垫长度也才48cm。

宽敞却不舒服,白白浪费了那么大的空间。

第三,后座靠背角度太直,头枕还是前扣造型的,导致坐姿被迫端正,颈椎超伸,腰背不放松。

所有不带靠背调节的大众车都有这问题。

第四,有些大众轿车为了留出头部空间,把后排坐垫的后端(臀点)设计得很低,前端(膝点)又很高,人得窝着坐进去,上下车也不方便。

除了我没开过的揽境和威然无法评价之外,大众品牌里也就是帕萨特和辉昂的座椅相对舒服点儿。

内饰设计不上相大众的内饰,往好听了说是大气稳重,往难听了说就是老气古板。

哪怕是CC那么年轻动感的外观,也要配个迈腾同款的老内饰。

不过大众中国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高尔夫8以及中期改款的朗逸、速腾、途观L等车的内饰都有所改观,比如悬浮大屏、贯穿式空调出风口、液晶仪表全面下放,而欧美版上述改款车型的内饰还是老样子。

至于效果好不好,还得是未来两年的市场表现说了算。

动力性大众的动力两极分化严重。

它的涡轮增压配双离合的车型很强,性能在燃油车里基本是同级别第一梯队——1.4T的途岳9秒破百,完胜所有合资入门紧凑型SUV。

但低端车型的1.5L自然吸气配爱信6AT反而又是同级别最弱的动力组合——百公里加速超过13秒,比日系三大妈还肉,油耗也没有实质性优势,开快点儿甚至能比动力更强的1.4T还费。

所用的6AT最大耐受扭矩只有160Nm,是爱信最廉价的版本。

搭载这套动力的宝来和朗逸,加速比同款1.4T+DSG版本足足慢了四五秒,却没有更省油。

唯二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外加常年持续拥堵的情况下能比干式双离合皮实点儿。

颗粒物捕捉器和双离合一提大众就绕不开这俩话题,说白了就是大众车不擅长堵车路况。

我作为大众车主都不愿意忍受双离合在极堵路况(0-10km/h走走停停)的驾驶感受。

如果你常年在平均车速低于20km/h的时段和路段用车,那就尽量别买大众的双离合车型甚至任何纯燃油车了,最好直接上混动,堵车平顺性、经济性无敌,还没有能耗焦虑。

我也在开8AT的美版大众,说实话,平顺性和双离合版本半斤八两,换挡有明显动力中断,唯一的优势就是7km/h以下的超低速蠕行不会有双离合半联动那样的抖动,30km/h以上处处不如双离合,也没啥可羡慕的。

以上就是大众车上最值得注意的不足。

至于它的优点,光看各路媒体的软文和亲自试驾就能体会到,我就不赘述了。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