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2022-08-10
12 阅读

梵蒂冈,全称梵蒂冈城国,首都梵蒂冈城,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

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总面积0.44平方千米,梵蒂冈常住人口为618人。

梵蒂冈只有20多个足球场大小,围绕着整个国家走一圈,只需要半个小时,其整个国土都被意大利包围,并且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附近,是意大利国中之国,国土大致呈三角形,国界以梵蒂冈古城墙为标志。

历史上,意大利独立战争中,教皇国被灭亡,教皇逃亡到了梵蒂冈。

由于吞并梵蒂冈会使得意大利跟教皇决裂,必然遭到欧洲各国的反对,鉴于教皇的权威,意大利将教皇留在梵蒂冈,这样还能提升意大利的地位,这样梵蒂冈成为一个特殊的国家,并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详细的历史上,756年,教皇斯提芬二世获得法兰克国王丕平所赠罗马城及周围区域,拥有宗教和世俗管理权。

此后,在意大利中部建立教皇国。

1870年被意大利王国吞并。

1929年2月,墨索里尼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拉特兰条约》,教皇正式承认教皇国灭亡,另建梵蒂冈城国,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主权属于教皇。

梵蒂冈是政教合一国家,官方语言为拉丁语和意大利语,使用欧元为货币。

作为政教合一的国家,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

教皇自称“使徒伯多禄的继承人”,是世界各国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

教皇之下还设有枢机主教团,作为教皇的咨询机构。

教皇由80岁以下枢机主教组成的教皇选举团选举产生,终身任职。

梵蒂冈由教皇对国家的中央机构进行管理,设有国务院、圣部、宗座理事会。

其中圣部分为九类工作部门:信理部、万民福音部、东方教会部、礼仪与圣事部、圣职部、修会部、主教部、册封圣人部、天主教教育部等九个圣部,这些与大多数国家是不同的;另外,宗座理事会包括平信徒理事会、正义和平理事会、家庭理事会、跨宗教对话理事会、新福音推广理事会等12个理事会。

梵蒂冈的政府、司法、议会部门管理者都由宗教机构的主教担任,且各职能部门也由宗教人员管理,这是一种特色。

梵蒂冈的司法部设有三个法院,分别是圣赦法院、最高法院和圣轮法院,其名称都与宗教有关。

梵蒂冈教皇都是从全世界各地的天主教主教遴选出,并不是出生于梵蒂冈,但大多数都是来自欧洲地区,并且多数来自于意大利。

这一任天主教教皇方济各,是第266任教皇,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意大利后裔,是天主教历史上首位南美籍、1300多年来首位来自欧洲以外地区的教皇。

另外,第264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是19是波兰人,他是四个半世纪以来第一个非意大利人教皇,登基后不久,他便为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平反昭雪,指出17世纪30年代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不公正”。

梵蒂冈拥有自己的银行、邮局、电信等公共服务机构,但其自然资源匮乏,没有工农业生产,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旅游业、发行邮票和钱币、不动产出租、宗教银行盈利以及教徒捐款等。

梵蒂冈虽小,但国家职能非常全面。

在财政上,梵蒂冈还有着与之国家体量相比巨额的财政赤字,达7000万欧元。

另外梵蒂冈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都是来自意大利的,比如说自来水,电力,食品,燃气,还有煤气等等都是由意大利提供。

梵蒂冈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比利时、美国、加拿大、巴西、智利、埃塞俄比亚、菲律宾、日本等国设有大学或神学院,并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设有学校、医院和文化机构。

梵蒂冈图书馆世界知名,馆藏典籍十分丰富;梵蒂冈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着无数艺术珍品,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次。

梵蒂冈宫位于圣彼得广场对面,自14世纪以来一直是历代教皇的定居之处,数百年来已几经改建。

梵蒂冈宫内有礼拜堂、大厅、宫室等,是世界天主教的中枢。

宫内有举世闻名的西斯廷礼拜堂,这里过去一直是教皇私人用的经堂,现在是世界各地红衣主教齐聚并选举新一任教皇的地方。

梵蒂冈宫的三幅壁画《雅典学院》、《巴尔纳斯山》和《圣典辩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拉斐尔的著名作品;另外天花板和墙壁上保存有米开朗基罗花费4年时间绘制的著名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这些壁画都是出自《圣经》的内容。

文化宣传上,《罗马观察家报》是梵蒂冈唯一官方日报,创办于1861年;官方月刊为《教廷文汇》;官方年鉴为《宗座年鉴》,这些都与宗教有关。

另外,梵蒂冈的官方通讯社为国际信德通讯社;梵蒂冈拥有广播电台,建于1931年,可用35种语言24小时播音,并建有新闻网站;梵蒂冈有自己的印刷厂,可将教会文件译成94种文字发行。

梵蒂冈的国防力量分为瑞士近卫队以及梵蒂冈宪兵两部分。

瑞士近卫队人数为100人,负责保护教皇、显要人物及所有属于教皇的建筑;梵蒂冈宪兵人数约为130人,负责梵蒂冈城的社会秩序、边境管制、交通管制、刑事调查及一般警务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瑞士近卫队也称瑞士卫队,是被雇佣的世界上最贵的教皇卫队。

瑞士卫队为原教皇卫队,自改组为“瑞士卫队”以来,一直保持着100名队员的规模,卫队由100名瑞士籍罗马天主教信徒组成,其成员必须是身高1.74米以上。

作为保卫教会安全,现已成为“梵蒂冈卫队”、“教皇卫队”的专属代词。

梵蒂冈卫队最早成立于1506年,但那时卫队的人不分国籍,只要符合招募要求就可以入选,真正意义上的瑞士卫队在20年后才出现。

1527年5月6日,哈布斯堡王朝查理五世的军队血洗罗马城,教廷卫队中其他国家的人全部逃散,只有瑞士人顽强坚守,147名瑞士士兵为保卫教皇流尽最后一滴血。

瑞士人以自己对主人的忠诚和勇敢赢得了教廷的信赖,从此,教廷卫队便只招收瑞士人,卫队的名称也由“教皇卫队”改称为“瑞士卫队”。

梵蒂冈因为是整个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有着很大的权力,并且在全世界各地进行投资,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

但是近些年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以及日常巨大的开支,财政赤字越来越大。

而这并不影响梵蒂冈的正常管理,因为仅仅全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的支持就无疑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而圣彼得大教堂也是世界上举世闻名的无价之宝。

全世界的各个国家的富豪都想在梵蒂冈银行把自己的私人财富存入,以规避风险。

梵蒂冈的经济收入主要有对外投资、旅游、邮票及纪念币发行,和各地教徒捐赠。

对外交流方面,梵蒂冈同183个国家、地区和组织建立外交关系,是经合组织成员以及联合国、欧安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万国邮政联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重要国际或地区组织观察员。

但由于梵蒂冈的特殊性,中国同梵蒂冈无外交关系,但保持着非官方的紧密交流,并且和教皇签署了有关天主教主教任命临时性协议。

梵蒂冈的景点大多与宗教有关,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建于16世纪,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也是天主教的中心,是天主教最高教皇驻地。

圣彼得大教堂不是罗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但也是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点之一。

教宗每年会在此举行多个仪式,每次约有一万五千人到八万人参与。

圣彼得大殿与基督教历史上许多事件都有很强的关联,如早期基督教、教宗国、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等等。

圣彼得大殿建于1506年至1626年,教堂中央是直径42米的穹窿,顶高约138米,前面有两重用柱廊围绕的巴洛克式广场。

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六万人。

圣彼得大殿这个伟大的建筑是众多建筑师艺术家倾尽全力建造的,堂内保存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杰作。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有许多世界闻名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参与了建筑设计等工作,如布拉孟特为其设计的恢弘的希腊十字架和媲美万神殿的穹顶;拉斐尔精雕细琢的殿内装饰;米开朗基罗对穹顶的改造和壁画的雕琢设计;贝尔尼尼对整体建筑以及广场四列柱廊进行的巴洛克式风格的改造设计;马代诺对门廊的设计等等。

其中,圣殇是米开朗基罗作品,雕塑在进大门右手边,圣母小厅内;中央穹顶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可以通过狭长的环形楼梯一直抵达圣彼得大教堂的顶端,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圣彼得大教堂和罗马全景,人们都说,这里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另外,梵蒂冈墓窟位于大教堂下方,是众多教皇的陵墓,这里也是宗徒之长圣彼得的安葬地点。

每周日教皇都会在教堂中为大众祈福,所以如果你有幸是会见到教皇。

但周日上午教堂不开放,只有下午可以去。

圣彼得大教堂登顶注意事项:第一、登顶全过程至少要一个小时左右,如果是乘电梯上下时间会更长,因为要等电梯;第二、登顶大教堂有三个看点:1.最高上到圆顶,登高望远,鸟瞰四面八方,整个梵蒂冈一览无遗,包括向东看圣彼得广场、西看梵蒂冈花园;2.从电梯出来,进内可看穹苍圆顶的底部,在内里环绕教堂一圈,从上俯视教堂主堂内部(这部分在下面教堂是栏着不让靠近的);3.在电梯间出来,有一片露天平台,这是距地面70余米高的屋顶大平台,在这可以最近距离看雄伟的大穹顶外观和拍照。

另外关,于圣彼得大教堂登顶,其共551级楼梯,电梯也只是上231级楼梯,其实这200多级楼梯很平缓很宽敞,很好走,费不了太多劲。

反而电梯到达后必须走的320级楼梯上顶层观景台的,才是艰难的部分,楼道陡峭狭窄,光线昏暗,很不好走。

关于进入圣彼得大教堂的注意事项:1.进入圣彼得大教堂不能穿的太随意,裙子和短裤要过膝,男女装的袖子要过肩;2.必须通过安检,不得携带任何金属以及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打火机、金属钱币等; 3.所有背包需打开检查;4.不允许拍摄安检官员。

登顶大教堂有着不一样的视野,从采光亭钻出后,俯视前方,近处是贝尔尼尼的柱廊柔和地环绕着圣彼得广场,一尊方尖碑恰到好处地矗立在广场正中;更远一点的地方,视线正前方是站在圣天使城堡顶端的大天使加百列雕像;顺着天使桥往右看,其右手边可以看到万神殿标志性的圆顶;再往右看,就是通身白色,被戏称为“打字机”的祖国祭坛;在祖国祭坛后方远望是大片的空地,是有着两千年历史的罗马废墟;位于罗马废墟更远处是历史著名的罗马竞技场;身体转向左方,就是梵蒂冈博物馆的松果庭院;更近处是艺术史上的圣殿西斯廷礼拜堂。

顺着视线的旋转你可以看到历史的卷轴仿佛缓缓在你面前展开,这正是梵蒂冈被称为永恒之城的原因。

梵蒂冈教徒信守天主教教规,对人热情友善,重视礼貌,表现客气。

在国际场合行握手礼,采用国际通用的称谓:即称男士为“先生”,称女士为“夫人”、“小姐”、“女士”等。

梵蒂冈人对时间观念很强,时间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所以在拜会前一定要事先约定,而且约会最宜订在一大早或午餐后一两个小时内,适宜穿三件式的西装;按照他们的商务礼俗,梵蒂冈人看似爽快,可是他们在洽谈时很谨慎,绝不马虎。

梵蒂冈的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每周日,在圣彼得广场天主教徒聚集地,中午12点,随着教堂钟声响起,教皇在圣彼得大教堂楼顶正中窗口出现,向教徒们发表演说;梵蒂冈的瑞士卫队每年5月6日在圣达马索院内举行宣誓仪式,诵念4个多世纪来一直不变的誓词。

梵蒂冈是一个充满浪漫风情的国度,每年度假旅游盛季都会迎来众多各国的游客们,来此观赏,欣赏梵蒂冈美景,还有古老的建筑,品尝这里的美食,以及热情好客的当地人们,欣赏热闹非凡的梵蒂冈街道舞蹈,感受梵蒂冈人们富含生机与活力的生活方式。

梵蒂冈是个美食王国,食品价格也非常便宜,美味小吃非常多,种类也非常齐全。

由于梵蒂冈坐落在意大利的境内,这里没有太多的田野、牧场、农业、农业,也没有太丰富的自然资源,当地居民的生活用品要由意大利提供。

当地人们对面食比较讲究,他们注重口味与色泽,不仅吃着味道棒,而且看上去也让人非常有食欲。

梵蒂冈遍布各处的小吃小摊也很吸引人,并且具有种类非常齐全的特色小吃,且集聚了各国的美味。

梵蒂冈紧邻意大利的优越地理位置和作为全世界各地天主教信徒的宗教中心,使得这里的美食也更加丰富,当地特色美食吸收了各国美食特点,种类繁多,当地人们对吃的东西特别讲究,尤其是面食,快餐店也是随处可见,意大利式料理是主要特色。

除了面食和意大利料理,还有烤肉、烧烤、火锅等,以及日韩等各种料理,蔬菜沙拉,其面包种类齐全,柠檬汁、咖啡令人爽口,除了肉食,还有各种专门从意大利农场运来的绿色健康的水果蔬菜。

在这里就餐临着梵蒂冈博物馆、圣彼得大教堂等,可以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风景。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