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条件好,人间真情淡化了,你赞同吗?
人间真情”淡化“了,希望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并不是人心冷漠的真实写照。
住宅小区的开发,居住方式改变。
我老家的乡镇上,都是独栋的自建房。
人们每天傍晚时分搬几张凳子坐在门口,磕瓜子,品香茗,和邻居聊着家长里短。
平时彼此偶尔借一下梯子,工具啥的,有来有往。
投缘的话,就会变成更亲密的朋友,一起吃喝玩耍,这就是所谓的“远亲不如近邻。
”后来隔壁邻居把房子卖了,一家子搬到市区。
他父母非常懊悔,偶尔跑回来找街坊诉苦,说在那边的商品楼,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两位老人家因为终日郁郁寡欢,都相继离世了。
商品房看似装修豪华,但是邻里关系反倒拉得很远,有些人住了很多年甚至不知道邻居长啥样。
楼上楼下经常会因为噪音等矛盾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大打出手。
知识水平整体提升,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
以前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称呼对方为同志,指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如今的年轻人,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娇生惯养的,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话不投机半句多\",是现代人际关系的真实写照。
父母催婚,儿女想选择单身生活,两代人的关系闹僵。
男女之间的婚姻也不再是为了纯粹的爱情,夹杂了各种利益关系;而且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不高兴就选择离婚。
同学聚会变成了各种炫富,亲戚之间也相互攀比,大家关系越来越疏远。
工作行业的多样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百花齐放,人们就业的方向五花八门。
跨行如跨山,大家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以前生产队时期,人们白天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各种业余活动,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极其匮乏,但是人们都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忙于工作,狭缝生存。
“北漂”、“南漂”这两个词的出现,饱含了年轻人一肚子的辛酸,如果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
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需要马不停蹄地努力拼搏,不然就会被淘汰。
加班到深夜是常态,假期和朋友约会却还一直端着手机回复工作也是常态。
企业选人的规则也越来越BT,35岁以上的不要,只要最廉价又年轻貌美的通才,逼死了多少有经验有才华的中年人,而年轻人也担心自己迟早会被公司卸磨杀驴。
大多职场人上有老下有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哪还有心思去和别人聊人生、谈感情。
正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热衷追逐名利,尔虞我诈。
以前能解决温饱问题,人们就很满足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却没有知足常乐。
生意场上,只以利益为导向,虽然彼此称兄道弟,实则惺惺作态,虚情假意,总要防着他人背后放枪。
职场上,和资本家老板斗智斗勇;各部门勾心斗角,有成绩就积极邀功,有问题就相互推诿。
无论多好的同事关系,一旦离职大多数都会”人走茶凉“。
娱乐方式的改变。
那个还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的年代,人们更喜欢扎堆活动,小孩相互游戏,听老人讲故事。
男人下棋,女人一起做女工,大家关系更加融洽。
而随着电子产品的出现,人们只会低着头看手机,玩游戏,刷短视频,集体活动减少了,促进友谊的机会也少了。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如今,网络诈骗、碰瓷、扶老人被讹诈等事件频繁发生。
由于法律上的空白,使得坏人越来越猖狂。
防人之心不可无,路上再遇到些需要伸出援助之手的事情,大家也只是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生怕做了好事却惹得一身骚。
但是即便如此,我也可以经常看到一些人心测试的小视频,当人们热心地去帮助一个有困难的小孩或者老人时,我总是感动得泪流满面,原来这个看似冷漠的世界,还有那么多善良的人。
疫情是一面照妖镜,照出百态人生。
经历了风雨,人们会重新审视,除了工作和金钱,更能感受家人的珍贵,且行且珍惜。
而友情,仅次于亲情,同样需要珍惜和守护。
希望这种小爱升华成大爱,无论何时何地,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