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寒怎么调理?

2022-10-13
5 阅读

肝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证候,通常见于寒滞肝脉、肝气虚和肝阳虚三种证型,可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根据临床表现、分型,选择合适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进行调理,常见的包括吴茱萸、黄芪、肉桂等中药,以及暖肝煎、温经汤、右归丸等方剂及中成药,遵医嘱用药通常效果较好。

1、寒滞肝脉证:主要由于外感寒邪致病,表现为少腹冷痛、肢冷,男性可见阴囊坠胀肿痛,或阴囊收缩;女性小腹疼痛,月经量少或夹有血块,得热痛缓。

可遵医嘱使用吴茱萸、肉桂、小茴香等,或可选择暖肝煎、温经汤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可温经散寒、益气通络,以改善症状;2、肝气虚证:肝脏本身功能不良,引起肝气虚、肝寒,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懈怠无力、易叹气、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精神倦怠、不思饮食等。

调理时宜补肝气、养肝血,常用药物如黄芪、白术、白芍、肉桂等,常用方剂如四物汤、黄芪建中汤、补肝汤等;3、肝阳虚证:阳虚生内寒,易导致肝寒,可表现为面色白、口唇发青、四肢不温或倦怠乏力,或呕吐涎沫,以及男子阳痿、睾丸坠胀,女子小腹冷痛、月经不调等。

可遵医嘱使用黄芪、肉桂、吴茱萸、肉苁蓉、白芍、枸杞子、山茱萸等中药,或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右归丸等调理,可升阳举陷,效果较好。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