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和结婚后,你来往最多的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同学?

2022-10-15
18 阅读

我是95年参加工作的,96年结的婚。

工作、结婚后来往最多的不是同学,而是同事。

自小在农村长大,小学同学大多没有上初中,上高中的更是凤毛麟角。

路不同,共同语言本就不多,成年后,为了生活,我们都不得不四处奔波。

聚少离多,让本就生疏的关系更是浅淡了很多。

初中同学倒是不少,毕竟我是在镇上上的初中。

热热闹闹相处了三年,考上高中的也仅仅只有12人而已。

本人自认智商低,初中时拼了命地学习,平时没空闲和心情和同学沟通、交流,背起行囊离开初中后,我和初中同学几乎彻底断了联系。

去年老班长建了个初中同学群以便他更好地推销他的保险,我始终处于深度潜水状态中。

后来感觉实在无聊,悄悄退群了事。

高中到时有几个处得相当好的同学。

刚开始时也打电话聊天,每年过年时也定期聚聚。

但毕竟都天南地北的,每年的定期聚会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改成了两年、三年相聚。

现在的通讯发达了,微信聊天都不要钱了,可每每拿出手机后又感觉没什么好说的,渐渐地,除非有大事,我们才联络一下,走过礼后,双方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

我上的是两年制大专,勉强称得上是大学吧。

上大学期间虽无一官半职的,人缘却相当好。

毕业后也曾多次鸿雁传书,到现在我还保存有当年大学同学的书信。

奈何时间总会冲淡记忆,距离终会隔断情谊。

大学群是有,但绝大多数时间群里都是一片静寂。

偶尔有水花泛起,也只是步入仕途且官运亨通的同学宴饮后的一片点赞、叫好声。

我距离他们远,也就只能远远看看罢了。

上班后有了臭味相投的同事。

最近网上一直有人建议不要和同事交朋友,我真的很不以为然。

相处二十多年了,即便有些利害冲突也早就成了过眼云烟。

我们聊天,我们喝酒,我们斗地主,当然我们也抬杠,我们也斗气,我们也闹矛盾,可只要一个电话,我们就能很快聚在一起。

当然我说的同事是处得来的同事。

时间是把杀猪刀,距离是根打狗棒。

慢慢地我发现:和你经常来往的不过是距离不太远的又经过时间考验的人。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