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禁用打印教案换成手写教案有法理依据吗?

2022-10-17
19 阅读

首先回答问题:禁用打印教案,必须使用手写教案没有法理依据。

一般属于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管理者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实际操作中,如有异见的,可以保留但不影响执行。

关于备课,现在是分成两种对立看法的,一种认为应该备课,说不备课怎么能上好课呢?

一种认为完全可以不备课,并举例说明一线教师上课时大都没有用备课本。

我个人觉得,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备课”这个概念。

之所以出现争议,就是因为一些人把“备课”的概念搞混了!一些人认为“备课”就是做好课前准备。

另一些人认为“备课”就是必须把教案写在备课本上。

那什么是“备课”呢?

其实很简单,顾名思义: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

其实,对于备课的定义,是没有争议的。

争议的地方是备课的方式:1、如何备课!2、以何种形式备课!3、教师上课时是否严格按照备课本上的流程上课!有的专家认为:备课就是教师以详案的形式为上课写剧本!应该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还包括课堂作业、板书设计、拓展延伸等)、课后反思、使用的教具等都完美的、事无巨细的写在备课本上。

而且应该完全按备课本上的流程上课。

我认为:如果完全按照这种方式备课,那课堂就会完全成为表演课,教师直接从表演专业招收就可以了。

因为如果完全按照备课本上课,就成了另外一种照本宣科,只能束缚住教师和学生的手脚,不可能有师生间的临场互动和发挥,因而至终只能是一堂表演课。

现在好多竞赛课、公开课、模板课其实都是一些表演课而已。

而一线教师对备课的态度分为好几种:1、认为专家的说法是对的,应该用详案,全部写在备课本上,且上课应该完全按备课本上的流程上,以体现爱岗敬业、严谨认真的精神。

第一种这部分人大多是学校管理者,因为这样易于管理,也易于应付上面的检查。

2、认为有相当教学经验的教师,对课本和课堂授课有相当的把握,觉得没有必要备课,而新教师或者缺乏经历的教师可以备课。

第二种这部分人大都是比较有能力的一线教师。

3、凡是要求必须备课特别是要求在备课本上手写的,无非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主义表现,完全是多此一举,浪费教学资源。

第三种认知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点极端化了。

4、备课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但在备课方式上不必一概而论,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备课方式,比如备在书上、比如采用多媒体、比如成绩突出的教师允许备简案、备课不一定非要体现在备课本上,允许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流程等。

我认同第四种。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