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煮面才好吃?
讲面条我可是地地道道的行家,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这几种面,好吃的诀窍。
不信就听我给大家讲讲,我从小就喜欢吃面条,长大后为了寻找各地面条的做法,走遍了大江南北,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和当地最好的面条师傅学习当地面条的正宗做法,回来再自己反复研究。
时间日久,逐渐摸索出各种面条的精妙之处。
至今学会了几十种面条的正宗做法。
我们今天就说说做这几种面条的诀窍:第一种:上海阳春面阳春面上海一带非常流行,尤其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很多国人手里也没什么粮食好吃的时候,上海很多大街小巷都叫卖着这个面,生意特别好。
当时就是小混沌和阳春面卖的最好,为啥?
最主要是因为解放前老百姓日子过得苦,肚子里也没什么油水。
而阳春面看似清汤寡水,可真的做好了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一)阳春面的精髓:1.阳春面下面的汤要用老母鸡和大骨一起在小炉子上慢炖,把杂全部去掉,熬出来的。
表面上看着清澈透亮,但是汤里却融入了鸡汤的精华。
2.再就是好的阳春面碗底都要放一小块猪油,再放一些生抽和盐,一点点味精,然后盛上鸡汤,捞上面条,在上面撒一把小葱花,瞬间香气扑鼻,满屋飘香。
香气里混合着鸡汤的香味和青小葱的辛辣,简直不要太香昂。
喝上一口汤,汤里鸡汤和猪油的混合香味经过唇齿和舌头撩动,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滋味在那个缺少油水的时代,你不要太香,杀你老公你都不心疼。
[灵光一闪](二)陕西油泼面精髓:这个面可了不得,说南方最香的面是阳春面,北方最香的面一定就是它啦。
很多人真的误解了油泼面,以为是个面用油一泼就是油泼面,那他可真的是个美食外行。
油泼面的精髓,关键在:1.面条,必须是手擀面,除此之外香味都不足以体现其正宗和地道。
和面必须要在面粉里放些盐,俗话说的好,“盐是骨头,碱是劲”,做面条必须得有盐,没有盐,你这个面就错的离谱啦。
面要反复揉搓,揉好后,还得醒面,和好面后还得把面分成若干小面剂子,再给他搓成十公分左右,差不多擀面杖粗细的圆柱形。
还得刷上油封住,放在一个盘子里,再醒半个小时以上。
吃的时候拉开或者压扁扯开,绝对不能动刀。
2.在于配料,油泼面,必须得先在碗底,倒些生抽和醋,然后捞面,接着在面上放蒜末,葱末,味精,盐,干辣椒面,十三香面(这几项缺一不可,不爱吃某一项就不要吃这个面,味道出不来)。
最后最关键的就是用菜籽油,(必须是菜籽油)烧开,泼到料上,把料都泼熟。
迅速搅拌,这时候各种料的香味就会扑鼻而来,辣子,蒜葱醋等等香味,把你的眼睛辣到流泪。
吃上一口,你会发现,天底下还有如此的美味。
给你肉你都不换。
这个面也是老百姓面,因为它用料简单,都是便宜的农家自己种的东西。
唯一的就是做起来麻烦,可是老百姓最不缺的就是一膀子力气和时间,所以这是关中老百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能吃到最好的美味。
现在年轻人都愿意吃肉臊子。
可是却吃不出简单油泼面的滋味。
所以说这个面如果用超市机器压的干挂面,完蛋,全完蛋,味道全变。
料放的不对也完蛋。
味道差的十万八千里。
(三)北京炸酱面精髓说到北京炸酱面,很多人很不屑,很有一些伪吃货就会说:“北京无美食”。
说这个话只能暴露你的肤浅和伪吃货的本质。
说实在话,南北这么多美食里,能被大众接受,广为流传的还真的就那么几种,不断被各地改版成当地特色的面,而这炸酱面就是其中一个。
北京炸酱面最大的诀窍在哪里呢?
别的都没啥,关键是这个肉上,必须得是肥瘦相间的刀切肉块,绝对不能用纯瘦肉,也绝对不能用肉馅儿代替,必须手切肉丁。
那才是够香。
太瘦或者肉馅儿都不足以体现其正宗。
北京炸酱面最好得用老北京的黄酱来炸,实在不行也至少用个东北大豆黄酱,其他的都味道出不来。
切记切记。
至于面出锅后要不要罩水,这个我反复问过很多厨子,大部分都没有很明确的必须的说法。
完全根据个人口味,因为有人爱吃硬面,那你完全可以用凉水冰一下。
那也可以,但是有的人吃了冰过面之后,觉得少了面条特有的热气腾腾的感觉,还有人肠胃不好的人,也是吃不了温吞面的。
所以这个完全可以通过掌握煮面时间来掌控。
好啦,感谢大家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