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可以按干部身份退休吗?
工人转干后,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能否按干部身份退休?
实际上,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女职工身上。
因为女工人5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
关于干部身份的界定,主要取决于以下2个因素:一是转干档案材料是否齐全;二是转干年限是否符合要求。
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一、什么是干部身份退休?
干部身份,主要存在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民营企业很少会提及干部身份。
(一)机关事业单位1. 机关事业单位的岗位主要分为: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工勤岗位。
过去通常把从事管理和技术岗位的人员,界定为干部身份;把工勤岗位人员,界定为工人身份。
2.自从职务职级套改以后,基本上打破了管理、技术、工勤岗位的局限性。
三类岗位工作的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横向或纵向的调整。
比如:工勤人员,可以横向调动到管理或者技术岗位。
(二)国有企业1. 国有企业的岗位主要分为:管理岗位、技术岗位、技能岗位。
过去通常把从事一般管理和技术岗位的人员,界定为干部身份;把技能岗位人员,界定为工人身份。
2. 随着国有企业去行政化,逐渐淡化了干部身份的概念。
一般统称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人员。
一般来说,按照干部身份退休,要比工人身份退休晚5年。
干部身份主要是指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人员,工人身份主要是指工勤人员和技能人员。
二、为什么干部身份退休晚,工人身份退休早?
关于干部身份界定,涉及的群体以女职工为主。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女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女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
虽然42年过去了,关于女性退休年龄的政策,一直延续1978年的政策。
1978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女工人从事的主要是一线体力劳动,对身体损耗比较大;女干部从事的主要是二线管理和技术工作,相对来说对身体的损耗略小。
因此,女工人相对女干部,早退休5年。
三、工人转干后,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能否按干部身份退休?
1.转干档案材料是否齐全。
一般来说,工人转干需要经本单位群众评议和组织人事部门考核,确实具备转干条件的,应填写《转干审批表》,并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查后,办理转干手续。
在有管理业务或技术职称岗位上的“以工代干”人员,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业、技术考试,取得业务技术职称后,方可转为干部。
如果人事档案中没有《转干审批表》、《转正定级表》、《专业技术职称呈报表》等原始档案材料,不能按干部身份认定。
2.转干年限是否符合要求。
一般来说,45至50岁之间的女干部,解聘后到生产岗位连续工作满3年以上,且一直未恢复管理岗位工作的,按工人身份退休;45岁以下的女工人改作管理或技术岗位工作的,在管理或技术岗位连续工作满5年以上,可以按干部身份退休;50岁以上的女干部,被解聘当工人的,原则上仍按干部身份退休,但被解聘后在工人岗位工作满3年以上的,本人可申请按工人身份退休;女干部失业后领取失业救济金期满后或失业2年后未再就业以及再就业后未再从事管理或技术岗位工作,可以按工人身份退休。
写在最后:1.过去由于缺乏正常的吸收录用干部制度,很多国营企业因干部不足,选调了一批工人从事干部岗位的工作,未办提干手续, 从而出现了以工代干。
后来,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缺乏干部,也陆续采用了以工代干人员。
2.以工代干人员大部分年富力强,有的已担任领导职务,有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成了生产管理和党政工作的骨干;但也有一部分人不符合干部条件,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大批以工代干人员的出现,给干部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问题。
长期下去,就造成了“工不工”、“干不干”的现象。
3.工人转干,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转干的人事档案材料要齐全,转干后从事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年限一般不应少于5年,方可按照干部身份退休。
如果转干材料不齐全,或者转干后的工作年限不足,只能按照工人身份退休。
很多女工人,本可以按照工人身份50岁办理退休。
但是下岗以后,按照国家规定女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为55岁。
对此,你怎么看?
关于养老金计算和社保缴费等有关问题,欢迎留言!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