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哈雷彗星再次回归时,人类刚好技术达到,可不可以将探测器装在哈雷彗星上?
探测器当然可以搭乘哈雷彗星的「顺风车」~~~2061年,哈雷彗星将再一次造访地球附近,相信届时我们完全有能力发射飞行器到彗星上。
但是,这么做的意义其实并不大。
哈雷彗星著名的哈雷彗星76.1年环绕太阳一周,轨道周期为76~79年,预计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
1986年,上一次回归时,哈雷彗星成为第一颗被宇宙飞船详细观察的彗星,给人类带来了宝贵的彗星资料。
探测彗星1984年12月15日,苏联发射第一个哈雷彗星探测器——韦加号。
韦加1号和韦加2号结伴飞往哈雷彗星进行考察,韦加1号借助金星的引力转向飞入了哈雷彗星的轨道。
1986年5艘来自苏联、日本、欧洲的飞行器拜访了哈雷彗星,留下许多宝贵照片和调查数据。
欧洲乔托号拍下的哈雷彗星的慧核所以,飞抵哈雷彗星是完全有能力做到的,已知哈雷彗星的运行轨迹是一个椭圆形的巨大轨道,最远点是在海王星轨道外,那我们就会设想,扔一个飞行器上去,不就可以搭彗星的顺风车了?
搭乘顺风车的收益不大是否选择着陆彗星,有这么几个问题需要考虑。
1、着陆技术哈雷彗星的质量相比小行星都要小很多,探测器需要先环绕彗星后才能着陆,要不然可能一头撞死在彗星上。
(乔托号彗星探测器就是穿越哈雷彗星的彗尾时被碎片、尘埃打伤,摄影机被打烂成瞎子)当然这个问题相信不是大问题,目前我们就已经有飞行器到小行星上然后返回的例子了。
2、耗能问题哈雷彗星的飞行周期长达是76年,以目前的技术还没办法制造暴露下宇宙辐射下稳定工作76年的电子设备。
此外因为轨道距离太阳过远,太阳能电池是无法使用的,使用钚238同位素核电池的衰变期是86年,很难说能稳定支持76年。
(旅行者一号才发射了43年,就已经电源不足,关闭仪器处于失联状态了。
)核电池3、成像效果哈雷彗星是个“脏雪球”,表面环境非常不好,远没有直接漂浮在太空中的拍摄效果好。
4、固定问题每次经过近日点,彗星都会被剥掉一层皮,太阳风会让彗星不断损失质量,而探测器还要克服被吹掉的风险,让自己固定住。
而一旦固定的太结实,探测器想再脱离彗星可能就变的很困难。
5、飞行速度在太空中并不是像在地球上,因为有阻力所以搭乘顺风车更为省力,太空中没有阻力,想要追上哈雷彗星,速度就要和它一样,但如果飞行器有能力保持这个速度,那也就不需要搭乘彗星的顺风车了,这个速度足以让哈雷彗星那样飞到海王星了。
6、探测收益相信到了2061年,以上几点在技术上都不是问题,但发射飞行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探测收益,一个性价比的问题,登陆彗星除了调查彗星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意义,因为轨道不同,没法途径其他星体,纯粹坐车转一圈,这趟旅行没有什么价值。
除非你在乎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