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92式步兵炮为什么性能平平但名声很大?

2022-10-27
19 阅读

很简单,别说是当年的八路军,即便是装备相对较好的国民党杂牌军,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也同样让他们苦不堪言!1938年的台儿庄之战,防守藤县的王铭章率国民党122师5000余人与日军搏斗数日,而该部的装备是什么?

除了轻武器之外,王铭章手上最强的重装备也仅仅是6门迫击炮。

而1937年7月,八路军三个主力师开赴抗日前线,其中的八路军129师拥兵9300多人,可他们的重火力也同样只有6门迫击炮,并且炮弹数量是相当有限。

由于弹药太过于匮乏,这个迫击炮单位甚至成为了师属火力。

而当时的八路军全军上下45000多人,除了为数不多的迫击炮之外,也只配备了一个山炮连,下辖不过四门70到75毫米的山炮。

按照日军的火力配备,日军一个1100人组成的标准步兵大队,就可以配备两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

这也就意味着,日军拿出两个步兵大队,至少在山炮的火力对射上,这2000多名日军就可以与4万多八路军展开炮火对轰。

可对面的日军有足够的弹药储备,而我们那四门小山炮的炮弹储备却少得可怜。

而这其实也就解释了抗战初期,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为何可以轻松击溃国民党的一个师?

至少对于国民党杂牌师而言,他们那几门迫击炮根本无法对抗两门九二式步兵炮。

其实从火力性能而言,射程只有2400米、炮弹也不过3.8公斤的九二式步兵炮的威力还是有限的。

但作为一种便携式火炮,九二式步兵炮却也具备了太多的优势。

当然,所谓的优势也仅相对于抗日战场而言。

1、能当平射炮穿甲,能曲射当榴弹炮使用,更可以调整成大仰角当成迫击炮使用。

2、重量只有200斤,必要情况下拆成零件可以人力运输。

3、面对缺乏道路建设的抗日战场,不依赖车辆或牲畜牵引的九二式步兵炮可以行动自如。

4、这款轻型短倍径的火炮造价便宜且工艺并不复杂,日军不担心战场上的补充,坏了就直接再补一门。

可以说,九二式步兵炮不是强在了性能好,而是这款火炮太实用。

当然,由于九二式步兵炮的口径只有70毫米,短倍径的状态也注定了炮弹短小和射程有限,这款火炮无法与82毫米以上的迫击炮进行对抗。

但也正如前面所说,当年的抗日战场,除了国民党的嫡系部队,剩下的杂牌师和八路军,迫击炮很难下放到团级单位,即便有也缺乏弹药储备。

一旦遭遇日军大队级别的围攻,在重火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也只能无比憋屈地挨炮轰。

例如1940年的关家脑之战,500多人的冈崎支队顶住了我八路军近两万人的围攻,他们苦守关家垴将近两天。

而就在这两天的时间里,该日军支队装备的两门九二式步兵炮死死地压制住了我们,可根据我方的现场统计,这两门步兵炮也只是发射了200多发炮弹而已。

两门小炮外加200多发炮弹,硬是让我们无可奈何,这就是无情的现实!这也是很多人把《亮剑》定性为抗日神剧的原因之一,因为开头新一团与坂田联队的那场苍云岭之战,对照日军的主力级联队的配置,坂田联队下辖的三个步兵大队,至少可以拥有三个炮兵小队共计6门九二式步兵炮。

联队本部也可以配备两个炮兵小队共计4门九二式步兵炮。

对手拥有10门山炮和足够的炮弹,新一团只有1门迫击炮和一发炮弹,这也就是艺术作品,放到真实的历史上,新一团的整个阵地直接会被坂田联队的炮火覆盖,又何来突围?

不过至少在开头的一段对话中,我们还是能找到一些真实的内容:1、忻口会战坂田联队击溃了国民党两个师,光是在重火力的环节,坂田联队就完全可以做到。

2、坂田联队与楚云飞的358团交手不过两个小时,晋绥军358团就伤亡300多人,楚云飞被迫提前逃走。

根据坂田联队强大的火力,双方或许根本不需要短兵相接,光是10门步兵炮连续两个小时进行火力覆盖,直接朝楚云飞发射几百上千发炮弹,晋绥军358团就完全可以出现这样的伤亡。

而这其实也解释了1943年之后的缅甸战场,新一军为什么可以追着几万甚至十几万日军暴揍。

因为按照新一军的全美式化配备,每个团可以配备两门82毫米迫击炮和四门37毫米战防炮,光是两门迫击炮就可以直接压制日军一个大队的步兵炮。

而新一军的每个连更装备了六门60毫米迫击炮,这款迫击炮的口径虽然不如九二式步兵炮,但射程与威力却与该款火炮相差无几。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日军一个大队遭遇新一军的一个连,该连也有绝对的可能将日军一个大队炸得人仰马翻!九二式步兵炮的确是抗日战场诸多八路军作战单位无比垂涎的武器,甚但追寻原因,我们喜欢的原因可不是因为它的性能和杀伤力有多强,而是我们原本的火力实在太差,外加这种工艺并不复杂的步兵炮相对容易仿制。

甚至在抗战后期,八路军的兵工厂唯一能小批量仿制的山炮,就是这款九二式步兵炮!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