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说,“饿死不进萝卜园,穷死不耕丈人田”,你认为有道理吗?

2022-10-27
3 阅读

在农村有很多广为流传的俗语,大多数都是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比如,关于为人处事方面就有这样一句俗语“再穷不耕丈人田,再饿不进萝卜园”,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想必很多人不是完全了解。

在这里,笔者就详细说说这句俗语所要表达的含义,看完后会恍然大悟的。

先来说前半句“再穷不耕丈人田”从字面意思解释,一个人无论再穷也不能耕种老丈人的田地。

有人会疑惑,大家都是一家人,为什么不能种老丈人的田呢?

民间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在以前由于大多数农村人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认为只有儿子才能继承老人的家产和耕地,而女儿在出嫁后就成为了外人,是不能继承家产的。

按照老一辈的说法,就连有血缘关系的女儿在出嫁后都成为了外人,更何谈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婿呢?

所以如果女婿耕种老丈人家的耕地,会让别人觉得女婿是做了这家的上门女婿才有耕老丈人家地的资格,男人就会被村民们看不起。

第二种说法:在以前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女人,男人是家中的顶梁柱,身上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所以男人在外拼事业,努力挣钱改变家庭生活现状,而女人在家中只要照料后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就可以。

但是当一个男人因为穷困潦倒时,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现状,而是靠种老丈人田来养家糊口,在大家眼里看来,这个男人没有男人身上该有的责任感,不仅会被外人看不起,也会被家中的妻子看不起。

再来解释后半句“再饿不进萝卜园”这句话也很好理解,从字面分析意思是:一个人无论多饿,也不能去萝卜园吃东西。

为什么不能去吃萝卜呢?

民间也有两方面的说法。

第一,很多人都知道平时吃点萝卜对身体好,萝卜中的膳食纤维比较多,有助开胃、通气,对身体健康是好的,但是若吃错了,可能反会伤身。

萝卜是偏寒性的食物,吃多的话,尤其是空腹吃,反而会增加身体的负担,伤害肠胃、影响消化,水分太多容易引起水肿,一次性吃太多,其实营养成分并没有很多。

对于一般人来说,适当的吃点萝卜有利健康,但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吃萝卜,容易越吃越饿,还会给身体带来风险。

第二,当人在极度饥饿的时候,会弯腰用手捂住肚子来减轻自己的饥饿感。

如果饥饿的人正好在此时看到了萝卜园,想进去摘些萝卜吃。

但是,弯腰的动作,会让村民误认为是小偷进了菜园子行窃,随后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因此,“再饿不进萝卜园”的说法,是古人们通过自己的实践为后人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俗语“再穷不耕丈人田,再饿不进萝卜园”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俗语。

现在是新时代了,男女地位已经平等,人们已经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有继承老人家产的权利,所以再穷不耕丈人田在现在的社会已经行不通。

同时,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发展,饿极了偷吃萝卜的现象也很难发生。

看似这句俗语好像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但其实,在其他方面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比如,穷死不耕丈人田,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一定要有骨气,所谓人穷志不能穷。

饿死不进萝卜园,可以理解为人不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贪小便宜吃大亏,告诫大家做事要有思量。

由此看来,以前的俗语其实也并不完全对当今时代没有指导意义,这也是人们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大家还需要正确的辩证对待,既不要愚昧的一味深信、也不要全然的认为其都是糟粕,要客观的看待。

大家对这句俗语是如何看待的呢?

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