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降价将从SUV开始,哪类车型最受伤?

2022-10-27
2 阅读

宝马X3最高降价达26万元;雷克萨斯RX老款车型在新车上市之前优惠幅度20多万,这已不是新闻。

众多大幅度降价信息,已被人们司空见惯见怪不怪。

但降价幅度大,除了经销商想甩货盘活资金,更能说明车价的水分大,利润空间大,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不排除厂商通过压缩利润率,降低价格,开拓市场份额。

2017年,车价依然会下降。

主要原因如下。

一、车市有增长的空间,也就有竞争的余地。

为竞争市场份额,降价仍是主要促销手段2017年1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透出消息说,2016年,全国汽车产销2812万辆和280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3.7%;其中:乘用车产销2442万辆和2438万辆,同比增长15.5%和14.9%;商用车产销370万辆和365万辆,同比增长8%和5.8%。

据此预测,2017年,汽车市场增速为5%左右、全年汽车销量约为2940万辆。

其实,这个预测还很保守。

晓程预测,2017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增长还将超过10%。

新的购买力的释放,将吸引更多车型投放,引发所有企业竞争市场份额。

竞争越激烈,降价幅度越大。

只有降价,才会赢得关注,赢得市场。

新车型投放之后会猛烈冲击市场,老旧车型必然降价以拼,并拉低新车售价。

拼新车同时拼价格,会让车市价格战连绵不断。

车价将进一步走低。

二、产能过剩使汽车产品价格下调压力倍增到2018年,中国车市汽车产能将达到4000万辆,到2017年,产能也将超过3500万辆。

当年市场只能消化2900-3000万产能,剩下的产品,就只能拼命挤占市场以求立足之地。

拼命挤占市场,唯一手段就是低价位竞争。

靠降价促销吸引眼球,靠低价招徕顾客提升销量。

这是唯一立竿见影的促销办法。

三、SUV车型产能堆积 价格高 利润足 竞争更为激烈 SUV车型很可能率先降价求生存,到2016年12月,国内SUV车型生产企业已达72家,生产有销量记录的车型147款。

从2016年12月国内SUV市场看,12月累计销售SUV车型108.21万辆,同比增长35.61%。

2016全年乘用车共销售2437.69万辆,同比增长14.93%,其中SUV销售904.70万辆,同比增长44.59%。

SUV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重,2016年为40%,而2015年占比为29%,2014年为21%,SUV作为乘用车市场主力车型,市场份额急速扩大。

市场增量大,生产企业多,生产车型多,投入新车多,产能压力大,SUV细分市场的竞争一定是白热化的。

而SUV车型热销,价格就高不就低,产品利润率高,价格水分大,降价的空间很大。

一旦竞争达到一定程度,汽车企业必将通过降价挤占市场份额。

这方面,高端车对低端车的挤压,低端车对高端车的蚕食、合资车对自主车型的围剿,自主车型对合资车型的集团冲锋、豪华车对中低端车型的下压、中高端车型对豪华车的反扑,各种竞争力量纠缠在一起,形成2017年SUV市场激烈竞争的大戏。

12月数据显示,自主品牌SUV多个车型销量创下新高,已经形成对合资品牌的压倒性优势,12月SUV销量前10名中,自主品牌占了7个,合资品牌在SUV市场的份额己经连续第24个月下降。

参与竞争的任何一股力量,都可能通过降价拉动销量,保住或者扩大市场份额。

竞争中任何一方的降价,都会引发连锁反应,从而产生相互压价竞销。

只需一根稻草,就随时可能压倒SUV车型高利润这只大象。

再来看看,2017年,车价下降的空间有多大。

自从桑塔纳17万左右车价的时代成为过去,车价已经今非昔比。

目前车价还在降,但购车的消费者一直认为还应继续降,降得不到位。

但人们对车价的质疑从来不断。

其原因,除了近年来车价呈螺旋状下降或上升实际是原地踏步或小幅下降以外,主要是车价的水份还在,车价的下降空间还在。

这个水份和降价空间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所比较。

比较的参照有五个大的方面。

一、国外的参照:国内国外汽车价格大不同。

二、国内的参照:厂家同级别车价格大不同。

悦动和凯越,都是中级车,排量相同,轴距相当,造车成本没有太大差别,但价格却有万元左右的差距;凯越和卡罗拉,同排量车型,后者要高出3万多元。

除去质量和品牌溢价,差别还是很大。

不同品牌的车型不具可比性,但同排量车型,发动机技术含量相当,售价十几万元,差别有数万元之巨,说明其中价格水份之大。

三、自身的参照:自身同系同牌产品价不同。

同系同品牌同一款车型,价格完全不同,相差数千至上万元。

这个价格差距往往是地区不同、经销商不同、团购等购买批次不同。

但再有不同,也是同一款车啊。

这低出来的价格就露了车价的底,看出了车价的水份。

而实际价格水份肯定大于上述差价。

厂商无法将全国各地的价格统一为一个标准,但价格差距过大。

这就证明车价水份的大小了,也为我们判断车价水份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佐证。

请看宝马X3,现在最高优惠26万元。

上市几年之后,价格相差如此之大,只能说明价格水分太大。

以下是宝马X3各款车型2016年12月的行情。

四、以往的参照:淡季旺季车价涨跌大不同。

上海通用别克凯越市场价低配版9.69万元,上市热劲儿过去之后,现在的价格个别地区竟卖到了5万多元。

淡季降价两万元的车,旺季降价只有5000元,比如速腾。

淡季旺季车价的反差,说明车价的水份很大;新车上市之初的价格在两年后要降价1万到2万元,除去规模化成本的降低,其余的都是价格水份。

迈腾DSG智尊版比上市之处优惠了2.38万,23.68万元的车21万就卖。

此类优惠比比皆是。

实际价格水份会不会比这个额度还要大,就不得而知了。

同一款车型,新车老车换代之时,就看出价格的差距。

雅阁、天籁以致帕萨特等新车型即将上市之时,老车型降价三万四万之多。

除去新车型配置增加、技术改进、外形变化成本增加的因素,新老车型数万元的价格差距,足以说明车价的水份。

五、自主的参照:自主、合资车价格大不同。

同一级别车型,合资品牌价格比自主品牌价格要高出几乎车价一倍的价钱,这是车价水份有一个有力的佐证。

奇瑞的1.6L车型只需要5万多元,而同排量的广州丰田雅力士的价格要高出它4万多元。

小排量车型如马自达2等,比同排量的长安笨笨的价格要高出近一倍。

除去品牌溢价、性能质量水准,可以说,合资品牌车型降价空间,还是很大的。

车价水份如此,车价还会下降。

关键是看有没有降价动力和压力。

厂家的产能只能增加不能缩小。

但这么多年了,看来厂家谁也不愿意让车价一步到位。

2017年,汽车降价的日子还会持续下去。

而大幅度降价,很可能从SUV车型开始。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