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仙?神和仙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仙?
《说文》是这样解释的:“仙,长生迁去也。
”在《释名·释长幼》中说道“老而不死曰仙。
”仙人又称为仙子、仙侣,仙人就是幻想中的超人,超乎凡人,做到凡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凡人最美好的愿望,都在仙人身上实现。
“神”字的本义,在《说文·示部》中解释得很含糊:“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把“神”字剖开看,是“示”和“申”,《说文》中有解释:“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从上,三垂,日月星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著名学者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解释“申”字说:“申即电之初文也,皆象电光曲折闪耀之形。
初民睹此,不解所以,相与惊怪跪祷,此即天神之所见由与。
”由此可见,神是一种奇特的天象。
在中国古代的先秦文献中,神是一种像人又不是人的怪物,它先天就存在,与自然同体。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是这样描绘“神”的:“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竭,是谓九阴,是谓烛龙。
”在《庄子·逍遥游》也有描述“神”的内容:“藐姑射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在古籍中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人通过修道都可成仙,不论是帝王、将相、小官吏,还是平民百姓,甚至贱人和囚徒,都可以成仙。
天上的仙为天仙,可以腾云驾雾;地上的仙为地仙,只能在地上活动。
飘忽不定的仙为散仙,往来于天上人间。
还有神仙、鬼仙变人仙等,而成仙的途径有多种,有飞升(冲天、轻举); 隐化(牝谷幽林,隐景潜化);尸解(解化托象,蛇蜕蝉飞);鬼仙(魂神受福)。
而凡人要想成仙,先得炼成真人。
《吕氏春秋·先已》中是这样介绍的:“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此之谓真人。
”修道成功的人就是真人,真人是仙人的“半成品”,继续修炼,就可以成为仙人了。
唐玄宗称庄子为南华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
那“神”与“仙”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在现代人的观念中,神与仙是相同的。
在上古,神与仙却略微有别。
神比仙更“神”,神超越自然,凡夫俗子不可企及。
神无所不能,驾驭自然和世界。
仙是神,是凡人修炼所成。
凡人超世脱俗,可以成仙。
仙人的形象千奇百怪,有一种是长羽毛之仙。
古人认为成仙就得升天,升天必然要有羽毛,故幻想中的仙人是有羽毛的。
有关仙人的故事就是仙话,仙话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长生不死、升天成仙的观念,它是由道家方士所编造出来的。
在古代文献中,神话和仙话是很难分辨开来的,许多神话都有仙话的色彩。
如西王母,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是一个神,说他“豹尾虎齿、蓬发戴胜、司天之厉及五残。
”后来却变成了一个仙,她容貌绝世,有仙女前呼后拥,住在昆仑山,掌管有不死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