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世的三大圣人: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你认为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到底发生了什么?
孔子,老子、 释迦牟尼,三大圣人同时在世,正是儒释道三家创始人风云际会、同时存在的时候,我认为公元前五百年左右是大道开始宣扬的时代。
大道同宗,其实儒释道是一家,作为大道的本质是一致的,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道的载体,只是不同的载体、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
儒释道,分别用不用的语言,其实都是在阐述大道的道理,他们所说的道理的本质,是一致的。
儒释道是指儒家、佛家、道家。
儒家鼻祖是万世师表的孔子,其代表作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论语》。
释是指佛,佛家鼻祖是释迦牟尼。
道家鼻祖是老子,代表作是道德经。
天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道是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地道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德不配位,必有余殃。
人道是:仁德是人道的根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实儒释道是一家,儒家讲仁德,佛家讲慈悲,道家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其大道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在讲要依道而行,才能得其善果,才能得福报,以不同的形式表现而已。
认识道,了解道,运用道,依道而行,就会逍遥天地游,种善因,得善果。
如果真的有来生,你想做什么?
逍遥天地游、仙风道骨的神仙?
还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小鸟?
还是再来人间一趟,再历一次这滚滚红尘的热气腾腾、酸甜苦辣的劫或者缘?
“世人都晓得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神仙好,神仙乐,我们依然痴痴恋红尘,放不下这爱与恨的千古愁。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智者常“无”,来观道的奥妙,常“有”来观道的形态。
理解和运用道的本质和外在表现形式的关系。
道是看不到、摸不到的。
可是,它的道理却是存在的,也可以存在于事物之间。
道的道理也可以拿来应用。
道的本质、道的道理,存在于宇宙自然之间。
我们要发现它,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使得这种道表现在某种事物、某种载体上,让道的作用和功效得到发挥。
道的作用和人类的发明创造合一,正向发挥,那么就会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去认识道,合乎道,运用道,就会福祉无限,这也是人类的责任和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