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2022-10-29
232 阅读

岳阳名人很多,最有名的当属滕子京了。

滕子京是宋朝官员,我们之所以知道他主要是通过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岳阳楼记》里的开头几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而知道的。

其它的大部分人都知之甚少。

滕子京(990—1047),名宗谅,子子京,河南洛阳人,北宋时期文学家、革新派人物。

他自幼博学多才,与范仲淹是同年中进士。

范仲淹晋升比较快,主政后,就荐滕子京做了召试学士院。

北宋庆历二年也就是1042年,滕子京担任泾州(现在甘肃泾州北)知州,之后后被擢拔为天章阁待制,知庆州,但第二年就被人诬告以“处置戎事,用度不节”,下狱了。

后经范仲淹和欧阳担保,才没有罢官夺职,被贬到虢州(现在的灵宝)任职。

庆历四年(1044),又被御史中丞王拱辰诬告“盗用公使钱,止削一官,所坐太轻”而再贬至岳州,知岳州军州事。

其实,滕子京一生为官廉正,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根据近年发掘滕子京及其妻、妹和小女四座墓葬,陪葬品极简,仅有砚1方,玉免2只,瓷罐2个。

网上之前有篇文章说,滕子京被贬是因为贪污、挥霍,还列举了一些事实证据,但这些证据都不可靠,从其陪葬来看,滕子京是清廉的。

他所以被一贬再贬,主要是他主张改革,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谠论侃侃,屡触权要”和“负大才,为众所嫉”。

滕子京的过人和高明之处在于虽然被一贬再贬,但始终能面对现实,执政为民。

知岳州军州事的短短3年时间,以“治为天下第一”,使得范仲淹给他评语为“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修万年桥(今三眼桥),沟通了岳阳古城与外界联系的通道;筑偃虹堤,用以防御洞庭湖的洪波巨浪;办岳州文宫,培养人才;重修岳阳楼,并请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这一条最为大家所熟知。

到宋代,岳阳楼已经有700多年历史了,历代几经损毁,几经修复。

当时,岳阳楼已破损不堪。

滕子京不但文武兼备,他对山水名胜的看法也很独特,见地颇深,见他认为名楼古迹“莫不兴于仁智之心,废于愚俗之手”;“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于是,滕子京决定重修岳阳楼并决心要把岳阳楼修得超过唐代,夺天下楼阁之首。

这次大修,开始于庆历五年(1045)动工,第二年竣工。

“楼成,极雄丽,三层三檐,飞檐斗拱”。

竣工之日,滕子京悲喜交集,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临江仙》词:“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

微闻兰芷动芳馨。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清。

”为了让岳阳楼留芳万世,他又精选唐代著名诗人令人登临寄咏岳阳楼的诗歌76首,并编成《岳阳楼诗集》。

之后,滕子京仍觉得若有所缺,就让人画了一张《洞庭晚秋图》,并在1045年六月十五日写下了《求范经略记书》连同《洞庭晚秋图》一并寄给范仲淹,请范仲淹为重修后的岳阳楼写下了千古绝唱《岳阳楼记》。

于是楼以文雄,文以楼著,文楼互璧,名扬天下。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