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穷,各种随礼钱不能省,否则,你的人缘会越来越差”,怎么看?
俗话说,人情大过债,的确“你再穷”,各种的随礼不能省,否则,别人就会离你越来越远。
有些地方的各种人情债太多了,怀孕办酒,小孩十二天办酒,满月办酒,过生日也办酒,连平时买一辆新车也办酒请客,所以,一个人有那么多亲朋好友,还有沾亲带故的,每年的随礼没有几千元搞不掂。
很多地方的随礼钱总喜欢互相攀比,自己本身都无米下锅,但为了面子,借钱也要给四五百,多的一二千,三四千何必呢,所以,如果是靠种那几分田,有人请客随礼的钱都必须要向别人借,因为随礼的事,害苦了很多人,有些家庭经济本来就不好,但为了所谓的人情,家里更加穷了。
这种陋习应该改变,要向广东广西学习,这两广的人办酒店,客人随的礼很少,一般都是200元以下,如果亲密一点的,也不超过500元。
在我们老家老村,随礼的钱不多,喜事100元,丧事50元,随多了主家也会退回多出的那部分,所以,这种做法很好,在两广的省区,很多办喜事的人并不收礼,只是意义上在红包角上撕开一个角,意思是主家收到了,当即退还客人。
但是,大多数人都会收,毕竟,有些人办一件事不容易,有的还等着这些随礼还债,虽然,知道收礼是要还的,但是,救一时急也好过向别人开口借钱。
国庆节老家侄仔结婚,我以为如今物价贵了,随礼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就随了200元,谁知道,散酒席后大哥找到了我,把多随的100元还给我,说是每个人都一样,只收100元,一是不要破例,二是到别人办事的时候容易还。
虽然自己不是富裕的人,但是,随礼也应该适当提高,既然大哥这样说,肯定有他的道理,只好尊重他和尊重地方习惯,现在办红白事的人,没有钱宁愿借,也不会收厚礼,毕竟,收礼不是一家的事,是关系到本宗族的风俗习惯。
在农村有大小事务,如果别人请到你,一定要抽时间到场帮忙,即使有事人不能到,也要礼到,否则,今后自己办事的时候,别人就会不来捧场。
做人不论穷富,一定不要忘了自己的祖,也不要脱离亲情,要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给别人随礼,就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