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程序员行业的一句话 : 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

2022-10-30
18 阅读

87年35岁,曾经在一个上市公司待了3年,当时面试的时候10个人,第一轮大浪淘沙:Mysql执行顺序,存储引擎区别、事务隔离机制,优化方案、Redis过期策略与区别、消息队列软件、nginx的优缺点……一面之后剩下了5个,二面以后还有3个,最后只录取了2个,其中一个就是我。

2个多钟头的面试比我写一天代码还累,当时很看重这家公司,又是新开的电商业务线,收到offer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可以在这里大展拳脚,多多实战提升技术水平......造火箭结果进了公司才知道整个电商业务总用户5万,当年双11当日订单不过1万,日流水500万。

在公司3年前后负责的业务不少,可做来做去也就那些东西:拧螺丝1、Sql优化有专业的DBA,根本用不上我。

2、代码发布有专门的运维负责,代码怎么发布的从没见过。

3、前端代码有专门的前端。

后面架构改了以后直接封装另外部门的接口,再也没有接触过数据库,3年过去了技术部还是那个架构,从没引进过新技术方案,用户量也仅仅增长到了30万,日订单最多的时候才3万,还是用大额满减换来的。

耗着实在没意思后来有了新机会就走了。

该学会造火箭还是安心拧螺丝?

曾经我也疑惑过既然都是拧螺丝为啥面试官问造火箭干啥?

貌似也用不到嘛。

但是确实有人年薪百万,有人35连工作机会都没有。

后来跟一位创业的老板聊过才明白,要想往上发展必须有全面把控的能力,必须得懂如何造火箭,工厂流水线的螺丝什么单价?

火箭上的螺丝又是什么单价?

打工不就是为了赚钱,多赚钱嘛,如果有机会干嘛跟钱过不去。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