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华晨宇那首《癌》,你怎么看?
做法事,漏电唱法,无作曲层次的音乐立意,即兴小二度瞎唱被天娱无脑包装。
癌症患者-空空大师(zhihu):什么鬼东西,强忍着恶心听完。
年轻如你(华晨宇),健康如你,荣华富贵如你,你懂什么叫癌症吗?
这首无字歌无病呻吟,鬼哭狼嚎,多么可笑。
每一个活着的患癌者,都是经历过无数次心理和生理上的打击摧残、死亡从宣布患癌的那一刻起,就会一直如影随形,笼罩我的余生。
你知道我患癌后喜欢听什么歌吗?
绝望时我喜欢听《你的答案》(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我能找到答案)、面对亲人付出时我喜欢听《这一生关于你的风景》、好友来慰问又离开时我喜欢听《这世界那么大还是遇到你》、在医生讲解死亡时我喜欢听《心经》。
看到底下一群人无脑夸华晨宇这首《癌》,不得不站出来说点我知道的。
从声乐和作曲即兴的角度讲,华晨宇的《癌》这是典型的干嚎式吊嗓吊在五组高音,基于音阶小二度紧张音程练习而完成的毫无章法的即兴哼鸣。
哼鸣的音区狭窄,毫无高中低音的对比张力。
暴露出华晨宇不是一个拥有基本作曲思路和编曲低中高三层音区概念的人,简单说,华晨宇好比一个根本看不见贝斯低音重要性的编曲人一样去即兴,被天娱传媒的高音思路洗脑。
即兴的要求是舒服自然,而恰恰他认为难听,才是癌症恐惧的表达途径。
这好比,把自己唱的噪音说成了一个升华对立点,是艺术。
恐惧是癌症的立意?
你去听《但丁协奏曲》,音乐表达恐惧的最好方式是给与短暂的希望(和谐大调、中高音、快板)和持续性的沉重压迫(紧张小调,低音,慢板),以希望与沉重的对比营造恐惧,患癌之后的心理,是沉重与希望并存的,网友’空空大师‘就给了非常具体的例子。
音乐作曲深度对于恐惧的刻画,这和华晨宇单纯的吊在五组高音小二度难听音程居多的噪音,有本质区别。
恰恰华晨宇就是这个认为小二度难听就是癌症的恐惧,把希望、搏斗、向往这些癌症的点睛立意无视。
这个哥们是彻底暴露了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人生深度、音乐立意的水准低劣。
此外,把即兴当成一个噱头无脑夸,我也是第一次见。
这种层次的即兴水准,那周杰伦可以流水线一天三张专辑发布,而且比华晨宇好听无数倍。
音乐的制作,就像是一件艺术品一样,你可以很快的完成小样,但是小样和成品之间,最少最少也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主打歌甚至需要七个月以上的打磨。
精益求精,这是对于听众的基本尊重,也是对自己职业身份的基本尊重。
天娱传媒的公关,真的是让华晨宇树立了完美的反面教材,把一首即兴哼鸣,打包成为了什么无字歌,什么前卫艺术。
真是欺负老百姓没有基本的音乐教育。
活活把全中国音乐行业,音乐学习、业余乐器者全给得罪个遍。
这就不是欺负老实人,故意用自己拥有的渠道资源去树立错误的垃圾音乐观,让老百姓错误判断吗?
以下,简单以林志炫曾经演唱的维塔斯的无字歌《opera(歌剧)》和华晨宇的无字歌《癌》做对比。
看看《癌》的内容成分有多令人无语。
1:两首无字歌的音乐立意;先说维塔斯的《歌剧》,这不是《歌剧1》也不是《歌剧2》他的完整名字是《歌剧:献身于爱》。
音乐立意是歌颂爱情。
在音乐立意的营造上,维塔斯选择了五组高音和自身特色的空灵头腔音色来表达,而在旋律主体上,《歌曲》是具有完成的调式、作曲旋律的。
有旋律自然就好办了,因为旋律意味着音乐的骨架。
在旋律上,维塔斯选择了缠绵悱恻的下行进入,然后步步递进进入高潮的五组。
本身的旋律上,是基于一个维塔斯音色来做的的非咬字美感听觉。
内容是充盈的,这一点林志炫的演唱获得了广大观众赞美也能得到。
大部分人是可以通过基本的旋律线和自身音色来获得关于爱情的情感表达,这对于音乐立意的表达十分重要。
人们知道这首歌的核心是爱情,同时表达形式上《歌剧》的名称就具有一定的无字歌过度接受,因为歌剧之中这种哼鸣还是非常多的。
而在配器上,效果器键盘和摇滚架子鼓的重镲、电吉他、贝斯,可是很好的加重了歌剧的流行音乐比重,让老百姓得以接受。
强烈的接着和镲音色可以渲染爱情的阻隔与困难,加之音区的表达和音色的空灵,让旋律可以得到一副恢弘画面感:两个相爱的人在磨合,在交流,最终走到一起。
整体的维塔斯无字歌的《歌剧》在配器、旋律、音色、演绎形式等各个维度都做到了对于爱情音乐立意的把握,这样不用歌词的无字哼鸣,反而更具有一种拓宽音乐边界,让人们感受到音乐可以无需歌词的认知拓展。
是无字歌的典范之作。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华晨宇的无字歌《癌》是怎样表达自己的音乐立意的。
还是从配器、旋律、音色、演绎形式四个方向去考核,从配器上,这首《癌》堪称毁灭性的编配,配器上使用了一个极为非专业的表达,在低音上用了底鼓的点缀,而在中高音区用了一个古钟音色,还有风铃和水琴的搭配。
这本身就不是一个音乐搭配的氛围,而是一个电影配器的思路。
在整体上,这几个乐器的混音并没有做一个统一的母带调整,每一条音轨就显得刺耳,不和谐。
编曲母带缺乏的思维在于,一个持续性的低音区不够,而中音区缥缈游离,高音区没有Solo乐器的点缀,这就不是一个职业的编曲该有的水准。
从旋律上切入,华晨宇就是一个自嗨式的开嗓小二度音阶练习,加上那如同鬼才一般的触电漏电式颤音,直呼超越音乐旋律理解。
前卫艺术也不是他这样做的。
从音色上,那就是一如既往的诟病,音色喊叫式发音,缺乏共鸣腔的支撑,单声道干瘪音色,有一部分的咽音,咬字极为不自然。
音色同质化,薛之谦和许嵩的连续开嗓后都有过华晨宇式的喊叫音色。
从演绎形式上,那就是做法现场,没有一点水分全是干货的做法现场。
请问,这首歌《癌》的音乐立意从哪一个维度可以体现?
没有看到。
前卫艺术,那也是艺术,你这顶多就是一个即兴哼鸣,别把艺术想的门槛那么低。
两者一对比,维塔斯和华晨宇的高低,如同云泥之别。
2:作曲维度。
无字歌,作为一个流行音乐艺术的特例形式,他的核心是古典内音程作曲,基于音符绝对音高的情感色彩和两个音之间的音程跨度色彩,加上配器的渲染提供的人声空间完成艺术演绎。
在这个过程之中,作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作曲是可以通过上下行的和弦走势和整体的音区来表达音乐立意的。
当音乐立意确定之后,就可以通过作曲的音区和旋律的音程以及和音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情感色彩。
如果说,华晨宇的《癌》是一首真正的前卫艺术,那么他的旋律将紧扣主题通过所有维度的一起营造自我音乐立意,来表达他的想法。
可是结果呢,扑街了。
毫无内容可言。
哼几句就是前卫艺术了?
被糟蹋这个词。
维塔斯的无字歌,很明显就是一个基于自己的流行音乐定位,以个人的空灵音色作为最大的核心点,一切以人声声乐表达作为核心。
无字可以无需咬字,对于哼鸣而言具有更好的腔体共鸣表达,对于表演上,反而多了一层的声乐的美化。
这就好比周深的《大鱼》一样,那一段哼鸣同样是点睛之笔。
这样的歌剧式哼鸣是有迹可循,是有市场底色的,所以维塔斯的无字歌是具有流行性。
至于你华晨宇的无字歌,本身就是一个概念大于内容的炒作。
自己只有半桶水,就应该做好半桶水的事情,不要天娱传媒说你是歌王,你自己还真信了他的邪。
综上,这首《癌》就是华晨宇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