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没有选择中专中师而冒险上高中,后来高考的情况如何?
82年考中师和技工学校失利,就进入刚刚恢复的三年制高中读书。
当年拨乱反正刚刚结束,改革开放进入第四个年头,恢复高考后,唤醒了莘莘学子的求知欲望,在科技的春天召唤下,青年学生学习的劲头足,都想通过自己努力考取理想的学校,有的人多次复读,一心想考取理想的院校。
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当年中师、技工、专科和本科录取率很低。
曾经流传一流学生考中师、中专,二流学生考大学。
中师、技工落榜,一部分学生进入高中,三年后,参加高考。
没被中专、中师录取的,只能选择高中,考取中师、中专的人,几乎没有放弃的,而去选择读高中的。
即使有,也是个别特例。
以我的高中同学为例,当年能考取大学的比例是非常低,四个班200多个学生,就几人考取大学,而且几乎都是专科学校,大多数同学都是复读后考取的,有的同学甚至复读几年才上岸,就是读了高五、高六,才成功上岸。
如今回忆起来,最充实的岁月就是求学的日子,起早贪黑,三点一线的忙碌。
那时消息闭塞,师资力量不强,有的老师教学水平和解题能力,还不如我们学生。
有的复习内容,完全靠自己自学解决。
依靠自己的拼搏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当年没有考取最好的学校,只是被师专录取,大学毕业,又回到学校当起了孩子王,也就是80年代的老专科生。
当年学校里本科生凤毛麟角,主要力量是专科毕业生,承担着主要教学任务。
按照文件要求,师专生主要从事初中教学。
由于高中师资缺乏,很多师专生从事高中教学,这一部分人大多数成为高中教学骨干,成就斐然,有的转行,如今也是正处级干部了,有的评了特级、正高、副高,有的有自己名师工作室,有的成为省级市级学科带头人,有的被培养成为省级骨干教师。
还有少部分专科生,考取研究生,后来去大学教书,现在已经成为博士生,研究生的导师了。
我的一位熟人,在市二中退休后,被一所民办高中以35万年薪聘走,这位女同志退休年龄是55岁,至少还能干五年。
再过几年80年代的老专科生,就要全部退出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开始人生新的旅程。
这一代人奋斗历程,正好赶上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
他们的成就是奋斗出来的,奋斗人生才是幸福人生,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