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为什么可以灭掉宋,而辽金两代都灭不掉宋呢?
灭宋朝的北方军事集团首领是忽必烈大可汗。
在北方蒙古军事集团形成之前,北方军事集团是契丹人的辽朝,应该说北方的辽朝与南方的宋朝都是伟大的王朝,在军事上各有千秋,势均力敌,辽朝最强大的时期,南下征宋朝,打到宋朝都城汴京北部的澶渊(今濮阳),这可是辽朝与宋朝两朝之间的倾国之战,辽朝南下征服宋朝之战的决心很大,宋朝北拒辽朝护都的决心更大,所以双方都再也打不动了,所以就签订了“澶渊之盟”,宋朝用小钱给辽朝一个台阶,双方从此罢战。
但辽朝庭内一直都有心怀不轨的武官,成了宋朝庭上下的心腹大患。
所以当另一个北方小弟女真人的金朝崛起的时候,宋朝就私下联合刚崛起的金朝,绞杀了契丹人的辽朝(严格意义上说,女真人是辽朝的子民,女真人的崛起属于辽朝内部的渔猎人起义,联合南方军事集团推翻并取代了辽朝)统治。
此时的南方是政权的南北方分界线,主要是以黄河为界。
南方的宋朝政权本以为弱小的金朝会比较听话,但是宋朝庭朝野并没有想到,因为北方的贫瘠,与南部(宋朝区域)的富庶,金朝一样复制了辽朝南下征服的战略意图,并又一次成了宋朝北部强大的军事威胁,直到宋徽宗皇帝时金朝军事集团南下攻破京城,抓捕京城广大的民众北上(这些北方的宋人成了金朝的经济财富),看到南方宋朝广大地区的富裕,金朝胃口更大,南下征服的决心更大。
金朝与南宋之间发生了多次巨大的战争,直到淮河与大散关,金朝再也无法南进半步。
金朝军事集团可能会有多数的将官会嘲笑辽朝没有能战的将军,而造成军事失败,才无奈与北宋签订的“澶渊之盟”而苟且。
但等到金朝将军们打到淮河边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南方宋朝真正的护国决心,是根本无法再向南方推进半步。
所以南宋军事集团与凶猛的金朝军事集团之间,又一次复制了北宋与辽朝的停战方案,以小钱(宋朝认为这是小钱,因为这笔钱比起南宋朝庭的国民收入占比极小)换取了和平,双方签订“绍兴和议”划定各自的疆域。
后期金朝统治区域内的游牧部落乞颜部首领铁木真将军崛起,并统一了更北部的蒙古高原各部落,形成了一个较为强悍的义军式军事力量。
而金朝皇帝不是傻子,他怎么可能会容忍领域内这股强大军事力量存在,以威胁皇朝的根基,金朝对北方游牧部落的征伐手段是无情的、残忍的,以至于成吉思汗在占领金朝新都蔡州城时,会屠尽金朝皇室与女真贵族。
为什么相对于金朝北方的蒙古部落联合军事集团虽然已经形成了势力,但仍然无法单独对抗仍然强大的金朝正规军团,他们与金朝打的也基本上是打打走走的游击战和骚扰战,就象辽朝与金朝最初对宋朝的战事一样,等到合适的机会,再通过联合的方式一举消灭另一方。
(这样写可能一些无知的喷子会表示不服),所以,当金朝不堪忍受又无力征服蒙古军事集团的时候,金朝皇帝两次南迁都,并幻想即然无法控制目前强悍北方军团,那就南下攻占南方宋朝的领域,宋朝多富裕呀!金朝皇帝做梦也没有想到宋朝会复制联金灭辽的案例,北上千里之遥到蒙古汗国,与成吉思汗签订盟约,南北夹击苟延残喘的金朝,可能成吉思汗拿到宋朝的约定书时,都快乐掉门牙了。
金朝必灭无疑,且灭的更残,更难看。
至于标题里说的辽金两朝没有消灭宋朝,而蒙古汗国却消灭了宋朝,是题目有意识起歪了。
在当时宋朝与辽朝一样强大,但宋朝地区人口密度比辽朝要大,经济比辽朝要富裕,文化比辽朝要繁荣,当然宋朝与辽朝的区别就在军事集团上了,就是用兵制度上,宋朝是职业兵制度,就是军人靠当兵打仗领工资,只要能给足军士们钱,军士们就能卯足了劲的玩命了打,如:宋辽澶渊会战,宋朝是护国之战,经济投入就非常多,所以,辽朝军队直到打了这一仗以后,才真正的知道宋朝为什么强大!所以才会签订“澶渊之盟”,基本就不与宋朝打仗了。
那么,刚消灭辽朝的金朝,以为宋朝内部破败不堪,军队无能,并突然发动南下战争并占领汴京城,内心的膨胀无以言表,所以就直接挥师南下发动消灭宋朝残余势力的倾国之战,当时的宋朝皇室与臣民还没有从惊梦中觉醒,直到金朝军事集团打到淮河北岸与大散关,宋朝军事集团才缓过来,并立即投入最大的经济与军事力量,组织反攻以维护剩余的南方领土(实际上是维护南方的富裕),这一仗让金朝军事集团真正的了解了辽朝为什么打到澶渊就打不动了,不是辽朝不想打了,是宋朝的军队也不是吃瓜的群众,宋朝的天下不是别人白给的。
蒙古汗国用了近50年时间,且损了一位可汗的代价,最后由忽必烈汗把南下用兵的权力交给原宋朝将领之后,辽朝的将军南征宋朝,因为南宋领地多山地、多河流、多森林、多村庄,适合步兵打仗。
而蒙古军团善长马上打仗,骑兵则一般在相对平坦北方有极大的优势,但在南方攻坚战、山地战却暴露出了劣势。
所以依照蒙古可汗的打法对宋朝基本上没有用,这就是宋朝看似极弱,却历经300年不倒的原因之一。
北方皇朝再强大却基本上熬不过100年历史。
蒙古汗国之所以最终能够历时近50年才彻底消灭了宋朝。
一是蒙古汗国军事用兵制度,汗国可汗是以将军、士兵们的战功封赏,任何人都能够通过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得到可汗的封赏,彻底改变家族的命运。
所以被蒙古汗国消灭的辽朝军士和金朝士兵、及前宋朝贫穷的遗民和因打仗被俘虏的将士家族,都加入到了蒙古汗国军事集团,大大的加强了汗国军队的力量,这在汗国西征欧亚大陆时,使蒙古汗国有用不完的军人士兵,这得有人口保证才行,东方大陆的人口是欧洲大陆、西中亚大地无法匹敌的。
二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平常游牧部落在浩瀚无垠、地广人稀的北方打仗,基本上是将军带领士兵骑马跑了几百公里(用现在地球46亿人口,而欧美亚洲北方,即:北方极地气候的人口分布情况来分析,1000年以前蒙古高原、所谓的西伯利亚大平原、欧洲北部大平原有多少人),将士们都快饿死了,才遇到一两户游牧人或几十户的游牧部落,职业士兵打牧民,一仗就是几百平方公里,遇到真正的攻城战也就是基辅罗斯、中亚的波斯、西亚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之战,其它的基本上就是汗国的将军带领汗国的士兵到欧洲溜马去了。
但到了东方大陆蒙古汗国的发起地南方的宋朝,却一样无可奈何,最后还是忽必烈汗采用原宋朝将领的后人,组织军队南环攻打南朝,就是是用宋朝的军队攻打宋朝的军队,最终消灭和占领南部宋朝的全部领地,统一了东方大陆,建立了元朝。
结论如果不是忽必烈汗的正确思维,南宋将一直存在(当然这只是假设,因为这题目就是一个假设)。
这在后期的清朝得以印证,占领北京逼死崇祯皇帝的不是努尔哈赤将军的儿子,是明朝军队的预备役军团士兵李自成!而代表清朝打败李自成军团的是明朝军队遗民吴三桂将军,最终代表清朝对原明朝广大领地进行征服战的,都是被清朝封高官的原明朝将领。
日本人就不一样了,民国的将军基本上没有真正想投降日本军事集团的,主要是日本人用从欧洲拿破仑那儿引进的“民族”一词来分化中国人,是起到了分化作用,清朝玩完了,但中国人更不认同日本人,所以不管日本人怎么说自己是正统的明朝遗民,现中国的都是契丹人(日本说难听的发间为“支那”)也没用,所以日本对中国的征服侵略战争,就是打了近十五年,也只是不牢靠的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等相对富裕的平原地区(不包括广西地区),而中国广大的新疆、康藏地区、陕西、宁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都是民国政府的。
所以按照二战时期日本的国力军力,民国政府无法与之匹敌,但中国对域外民族日本人的入侵,有强烈的亡国灭种的危机感,所以,在军事装备明显劣于日本的情况下,让日本人想打遍东方大陆的狂妄的野心彻底消亡于中国。
要知道中国与日本人打了十三年的仗,只是在1945年时,美国人派遣的百人的什么飞虎队才进驻中国,且只是在天上扔炸弹!没有地面部队。
而苏联也是在1945年从欧洲战场派兵长驱直入中国东北部,把本来已经就是残兵的几十万所谓的关东娃娃兵消灭。
日本的百万雄狮,是被中国军团用了十四年(真正的大战是八年)给消耗掉的,打到日本陆军无兵或征,无兵能用。
就是是强大日本军事集团主动发动占领中国的战争,却被军事装备落后的中国军事集团打残了,耗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