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心脏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
因此,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
老话说“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的冠心病药物,需要注意什么?
这肯定是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
今天就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患者必须长期服用的药物。
主要作用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具有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地方:1、单抗还是双抗目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三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
单抗指的是使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双抗指的是使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
什么使用要用双抗:冠心病患者,植入支架后,至少需要双抗12个月。
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后,不管有没有植入支架,都需要双抗治疗至少12个月。
双抗其中之一抗血小板药物必须是阿司匹林,另外一种可以选择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
单抗的话,首选是阿司匹林,如果阿司匹林不耐受的话,比如阿司匹林过敏,可以选择氯吡格雷。
2、阿司匹林肠溶片是饭前服用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正常情况下,饭后服药对胃肠道的伤害会小一点。
因此,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阿司匹林肠溶片饭后服用会更好。
你告诉他饭前服用,有些人还不相信。
其实是饭前服用对胃肠道的损伤更小。
因为阿司匹林是肠溶片,也就是说在肠道内碱性环境下更容易溶化,在胃内酸性环境下不容易溶化。
饭前服用,药物到达肠道更快。
饭后服用的话,一方面,由于食物中和胃酸,导致胃内PH值升高,另一方面,胃内有食物,药物在胃内停留时间更久,在胃内可能就溶化了。
3、抗血小板药物的不良反应抗血小板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胃肠道出血。
三种抗血小板药物都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
尤其替格瑞洛出血风险更大。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人,要时常关注大便颜色,如果出现黑便,要及时地化验大便,看是否出现胃肠道出血。
4、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护胃药物,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胃肠道功能比较差的人,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同时,可以合用护胃的药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服用氯吡格雷,最好不要使用奥美拉唑,因为奥美拉唑可能降低氯吡格雷的药效,选择雷贝拉唑是最好的,其次泮托拉唑也可以。
二、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冠心病患者必须服用的另一种药物。
作用是降低胆固醇,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具有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
冠心病患者最害怕的就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因此他汀是很重要的药物。
他汀类药物有6-7中,常用的有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等。
注意事项:1、他汀常见不良反应他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对肝脏和肌肉有影响。
有些人服用他汀后会出现明显的肌肉酸痛,有些人会出现转氨酶的升高。
出现肌肉酸痛,可以尝试换一种他汀试一试。
转氨酶升高不多,一般发现不了,需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2、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服用他汀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比如转氨酶(看肝脏有没有损伤)、肌酸激酶(CK)、胆固醇(看他汀治疗效果,胆固醇有没有达标)。
刚开始服用他汀的,一般一个月左右要复查上述指标,如果正常,可以延长到6-12个月复查一次。
如果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上限,需要停药,等转氨酶恢复正常,尝试其他他汀。
不超过3倍,他汀对肌肉的影响分为3个档次:1.肌肉酸痛不伴有CK升高;2.肌炎:肌肉酸痛伴有CK升高。
3.横纹肌溶解:是他汀最严重的不良反应,CK显著升高,超过正常值10倍以上,伴有褐色尿。
3、他汀最好晚睡前服用他汀的作用原理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胆固醇在晚上睡觉后合成最多,所以晚上睡觉前服药所能达到的效果最好。
三、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药物。
但并不是每一个患者必须服用。
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既能够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又能够抗心绞痛的发作。
基本上没有禁忌症,都是会使用这个药物的。
需要注意的是:有哮喘的人不能使用有些患者心率本来就低不能使用,比如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
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将心率降到55次左右都是安全的。
四、硝酸脂类药物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抗心绞痛。
包括长效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短效的硝酸甘油片。
注意事项:长效的单硝酸异山梨酯每天服用一次,比如心绞痛白天发作频繁的,就早上服用。
晚上睡觉发作的,可以睡前服用。
短效的硝酸甘油是在心绞痛发作的情况下服用的,一片不管用可以隔5分钟再次服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服用3片还是不能缓解,最好去医院。
服用硝酸甘油,有些人会出现低血压,服用后最好能够坐下,不要站着。
总结:冠心病患者需要服用很多药物,有些药物会比较讲究,比如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晚上还是白天服用。
有些药物需要注意不良反应,如何做好定期复查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的回答满意的。
请给我点赞和关注。
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