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后已经渐渐老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以后怎样养老?

2022-11-13
5 阅读

55岁的李静郑重地告诉女儿说:如果我出现你外公外婆的情形,你千万不要给我做手术,我不想浑身插满管子只为喘一口气;如果我的治疗费用超过25万,你就放弃抢救。

女儿听了她的话嚎啕大哭。

李静5年前退休的时候,就规划好了自己的退休生活:趁着女儿还在读书,父母身体健康带着父母出门游山玩水,等到儿结婚有孩子后,就帮忙带带外孙,享受下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带着父母旅游的计划李静早就和父母沟通过了,父亲血压血糖都高,对于出门旅游不感兴趣,但是母亲却非常感兴趣,一直很期待着李静退休带着她出门旅游。

李静退休后第一站就带着母亲去了北京,飞机去动车回,李静带着母亲登长城、吃北京烤鸭、游颐和园、逛故宫、还有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

母亲玩得很尽兴,从北京回来后和楼下小区的老太太们显摆了很长时间。

李静理解母亲,以前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母为了供养她和哥哥两个人读大学、给哥哥结婚娶媳妇,真的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李静工作后娘家和婆家都不给力,一开始两口子租房子住,后来两口子首付买了房子后被房贷压得透不过气,根本没心思想着出门旅游,加上女儿初中和高中后学业紧张,基本把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

等到女儿考上大学,家里的房贷也还清了,李静才觉得身上背负的生活压力卸了下来。

李静看着母亲开心的样子,又开始计划带着母亲去苏杭自由行,母亲很期待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母亲说:一定要去看看济公的飞来峰是什么样子,要看看压着白娘子的雷峰塔,要去看看断桥上许仙遇见白娘子的地方。

李静每次都是笑眯眯地听着母亲对旅行计划的憧憬,母亲很喜欢拍照,每到一个景点都会摆好造型让李静拍照,虽然李静觉得母亲除了剪刀手就是叉腰的动作没啥艺术美感,但是看到老母亲的笑脸后就觉得什么艺术性都不如老母亲发自内心的笑容更美好。

有句老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

在一天的凌晨母亲突发脑溢梗,等李静和哥哥把母亲送到医院时候,母亲已经昏迷不醒,李静在医院里度过了不眠不休的2天后,母亲醒过来但是却口不能言、右侧肢体功能也丧失了,最让李静伤心的是,母亲竟然叫不出父亲和他们兄妹的名字了。

医生说这是因为脑梗的位置不太好,导致了这些智慧神经受到损害。

医生给出的康复训练方案,不仅包含有肢体的训练,还有智力认知的康复:就像教2岁婴儿那般,拿着图画卡片让母亲去分辨苹果、橡胶这类水果;慢慢的教母亲重复自己的名字和家人的名字。

看着母亲那茫然无助的眼神,听着母亲因为不愿意康复咿咿呀呀地嘶喊,看着母亲因为不想接受康复治疗,像个任性的孩子般用左手摔东西的样子,李静感觉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疾病的可怕。

母亲出院后家里请了保姆在家照顾她,父亲这时候身体尚好,李静因为家里还有公婆需要照顾,经常隔三岔五回家照顾父母,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也平静了两年。

2020年的时候,父亲也是在凌晨突发脑溢血,父亲从入院就一直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全靠鼻饲维持、插着导尿管、做了气管的的插管只是为了给父亲吸痰。

ICU不允许家属陪护,李静完全不知道父亲在里面的样子,只能靠每天造成等在ICU外面等着主治医生查房的间隙了解下父亲的状况。

每次推着父亲去做CT检查时看看父亲的样子,看着父亲浑身插着管子、整个人瘦的脸颊塌陷、皮包骨头,每次做CT时都要有人在旁边给捏着氧气球帮助父亲呼吸,李静的眼泪就控制的流个不停。

父亲在医院里,李静住进母亲家里照顾母亲,母亲这时候已经没法自己拒绝食物,全要把饭菜打成糊糊一点点的喂进嘴里,吃一顿饭就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

晚上母亲总是不肯安静睡觉,即使有助眠药物也是效果极差,母亲会不停地喊叫,有一次隔壁邻居见到李静,还说:你家老人晚上很能闹腾啊,我和老伴都换了卧室了,你能受得了么?

李静知道邻居家的卧室和自己父母家的卧室是背靠背户型,只好尴尬地笑笑和给邻居道歉,邻居阿姨无所谓摆摆手说:不用客气的,老人生病又能够有什么办法呢?

母亲部分白天黑夜总是不停的要求拉和尿,李静和保姆每次准备好了时候,母亲却没有屎也没有尿。

却总在你没有防备的时候,拉在床上尿在床上,每天给母亲换洗和擦身都把李静累得腰酸背疼。

李静整个人因为休息不好也精神恍惚,甚至晚上自己尿床而不自知。

父亲在ICU坚持了4个月后还是去世了,在去掉了医药费报销部分后自费了18万左右的费用,这笔钱是李静和哥哥分担的。

父母虽然有积蓄,但是母亲后面的生活还需要大笔的费用,每个月保姆的费用就要4800块钱,而母亲的退休工资只有3000多一点,还不包括母亲的吃喝费用、纸尿裤这类易耗品费用。

父亲去世半年后,李静在一次母亲大便后想要把母亲抱起来,却突然腰疼的站不起来了,去医院检查后说是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

李静没有马上手术,她不知道自己手术后母亲怎么办,李静又坚持了半年,腰疼的站不住、腿部经常发麻没感觉。

老公和女儿强制她去了医院,医生说她如果再不手术以后可能就要与床为伴,站不起来了,李静只好接受手术治疗。

哥哥这时候还没退休,没有了李静的照料,只好把母亲送到了养老院。

等到李静术后能够走动她去养老院看了母亲,母亲这时候连自己吃饭都做不到了全靠鼻饲进食,医生说母亲这期间又发生过脑梗,只是因为母亲没法表达,所以也没有更好的只治疗方案。

看着预防母亲拔掉鼻饲管而带着约书手套的双手,看到母亲晚上睡觉时,护工要用绳子把母亲的双手固定在床的扶手上,看到母亲每次插鼻管时痛苦的样子,李静就会默默的流泪。

有时候,李静甚至会想如果母亲忽然在一夜之间睡过去,是不是也是一种解脱和幸福。

可是她又觉得这样想是一种不孝。

经历过父母这几年的生病和去世后,李静在心中看淡了生死,对于离开这个世界内心也没有太多恐惧。

与其没有质量地活着不如干脆离开。

父母生病自己还有哥哥能够互相扶持,在经济上还能互相帮衬,可是到了自己的老年,自己只有一个女儿,如何养老这个问题以前李静从没有想过,如今却不得不成为她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经过反复思量,她和老公对于日后养老达成了一致认知:1、适度锻炼,保持身心健康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锻炼,每天饭后的散步、遛弯这类轻度活动,不做大强度的跑步运动,避免伤害膝盖和关节。

如果人到老年失去了自由活动的能力,躺在床上或者坐在轮椅上的日子都很难过。

和女儿和谐相处,不过多干涉她的小家庭生活,带外孙时量力而行,如果自己能力不足时可以请保姆协助,但不能因为带孩子把自己的身体搭上,不但对自己无益将来也是女儿的负担。

2、积攒足够的养老资本做好理财规划,不做超前和没必要的消费,为自己的养老攒够足够的积蓄。

现在每个月有5000多的退休金,做好生活消费和储蓄的关系,生活中做好减法,不随没必要的份子钱、不参加没意义的酒局和聚会。

3、坚持每年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年进行体检,对于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免得小病变大病。

生活中保持清淡饮食,戒高盐高脂重口味饮食;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

生活中远离负能量的烂人烂事,培养自己一个爱好,画画、看书、种花、养鱼,让自己保持好心情。

4、在发生突发疾病时不做过度治疗遇到心脑血管或者晚期累疾病时,如果医生给出的答案是治疗的后果是无法自理、意识不清时放弃治疗,不做过度有创治疗。

5、接受养老院生活如果身体健康出现状况时,接受去养老院生活,不在家里给女儿添麻烦,但是要求女儿要经常去养老院探视。

养老院里的鄙视链中没有儿女探望的老人是最可怜的,只要有女儿经常去探视时,就是给我们在养老院的生活撑腰壮胆。

对于老了以后的养老生活,李静的原则就是:只要活着就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宁可有质量的离开,也不要插满管子维持着呼吸的生命。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